穿越千年復原北周武帝容貌DNA技術破解歷史密碼
今年3月底,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復旦大學等發布聯合考古研究成果:透過對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孝陵考古出土的人骨進行DNA科學分析,復原出了1400多年前的北週武帝宇文邕的容貌特徵,並推斷出他早逝的原因,可能是長期服藥,導致砷中毒而引發系統性疾病。
沉睡千餘年的古代帝王,他的容貌是怎樣被復原的?復原的容貌準確度有多少? DNA技術是如何應用於考古研究的?又獲得了哪些新的發現?
DNA技術復原1400多年前北周武帝容貌
1993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陝西鹹陽陳馬村意外發現了一座北周高等級墓葬,考古發掘出土的墓誌、金璽等重要文物顯示,這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和他的皇后阿史那氏合葬的孝陵。在北周武帝孝陵考古發掘中,考古學家特別注意了墓葬裡邊骨骼的採集。
考古發掘結束後,考古人員對收集的人骨進行了細緻的骨骼測量和表面觀察,發布了骨骼檢測報告,認為北週武帝宇文邕屬於東亞、東北亞一帶的蒙古利亞人種。
之後,北周武帝孝陵考古研究雖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受限於當時科技的發展,有些考古領域的工作只是初步展開。隨著DNA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北周武帝孝陵考古研究迎來了新的機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復旦大學等聯合對北周武帝宇文邕墓出土的人骨進行了DNA的科學分析,用顱骨CT掃描技術對其進行了初步面貌復原。
復原結果顯示,北周武帝宇文邕有著黑髮、黃色皮膚和棕色眼睛,符合典型的東北亞、東亞人的外表。他頭戴帝冕、清瘦英武、不怒自威。
科學研究人員詳解北周武帝容貌復原步驟
北周武帝容貌得以復原、鮮活地展現在大家面前,讓我們對1400多年前的歷史人物有了一個直觀的感受,整個的復原工作是由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團隊完成的。具體是怎麼復原的呢?記者來到復旦大學的科技考古實驗室,科學研究人員介紹了他們是如何透過DNA技術一步步復原出北周武帝容貌復原圖的。
復原中國古代帝王的容貌,需要獲得高品質的基因組資料。科研人員運用DNA古基因體學方法,也對DNA提取、建庫、捕獲等方法進行了優化提升,最後從沉睡的古代檢材中,探到更多的歷史密碼。
史書記載,宇文邕出身鮮卑族裔,透過DNA遺傳學分析,研究團隊發現,北周武帝宇文邕有約三分之一的古代黃河流域血統,這極可能是鮮卑皇族與漢人貴族長期通婚的結果,這為南北朝時期貴族之間的「胡漢融合」找到了證據。
本次研究,科研人員也對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阿史那氏的DNA進行了分析,揭開了突厥阿史那部起源之謎。
北周武帝的外表復原是一個典型的科技考古案例,透過對人類DNA進行分析,揭開更多的考古謎題。此外,復旦大學科技考古團隊也正在對一些古代動植物DNA,及一些古代沉積物進行DNA鑑定。目前,這支科技考古團隊正在進行長江口二號古船沉積物的考古研究,DNA鑑定在長江口二號古船的瓶瓶罐罐中,也有一些新的發現。
一系列生物學考古研究,透過多學科、跨學科合作,推動傳統考古與科技分析深度融合,在生物科學助力深刻闡釋考古資料的實踐中取得重要成果,也不斷刷新著對相關歷史問題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