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流言蜚語的傳播既可以促進合作也可以阻礙合作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流言蜚語可以透過增進對聲譽的共識來加強合作,儘管有偏見的流言蜚語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他們的模型提供了不同流言來源如何影響合作行為的見解。未來的研究將深入探討流言與利他主義和群體偏見之間的相互作用。
流言蜚語通常有負面的含義,但想像一下,你是一個決定聘用哪位求職者或支持哪位地方政治候選人的團體中的一員。透過幫助他人而獲得良好聲譽的候選人可能更有可能獲得工作機會或支持,這種回饋循環被稱為間接互惠。流言蜚語可以促進合作。
過去的研究表明,當人們認為同伴對自己的行為說三道四時,他們往往會更願意合作;說三道四可以讓人們避開潛在的作弊者;說三道四可以懲罰吃白食的人。然而,對於需要多少流言蜚語才能促進合作,以及錯誤訊息如何影響流言蜚語的效果,人們卻知之甚少。
賓州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普洛特金數學生物學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透過創建一個包含兩個流言來源的模型來研究這個問題:隨機選擇的人和單一來源。他們的研究表明,這兩種形式的流言之間存在數學關係–也就是說,理解了單一來源的流言,也就理解了同伴之間的流言,並為達成充分共識和維持合作所需的流言量發展了一個分析表達式。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對社會訊息傳播的研究和對合作行為進化的研究都是非常成熟的領域,但將這兩個領域結合起來的工作還沒有那麼多,”論文的第一作者、生物學教授約書亞-普洛特金(Joshua B. Plotkin)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瑪麗-川松(Mari Kawakatsu)說。 “透過融合這兩個領域的觀點,我們能夠建立一個訊息傳播如何幫助合作行為的機制模型”。
間接互惠和流言蜚語的作用
共同作者泰勒-凱辛格(Taylor A. Kessinger)也是一名有物理學背景的博士後研究員,他說,這項分析彌補了過去關於無流言(每個人的觀點都是私密和獨立的)和無限快流言(對聲譽的看法完全一致)的研究中的關鍵差距。凱辛格也看到了間接互惠在X(前身為Twitter)上發揮的核心作用,以及關於聲譽的分歧和內群-外群動態如何激勵不良行為。
「道德和聲譽體係有助於確保好人得到獎勵,壞人受到懲罰。這樣,好的行為就會傳播開來,壞的行為就不會傳播開來,」凱辛格說。 “如果你懲罰了一個壞行為人,你需要確保其他人也認為他們犯了錯。否則,他們可能會把你當成壞人。流言蜚語是實現這一目的的一種方式。”
普洛特金說,過去的研究採用了間接互惠的基本模式,並增加了各種複雜因素,如刻板印象,而這篇論文則回過頭來填補了這一理論的空白。他說,這篇論文提供了一個量化模型,解釋了多少輪流言蜚語足以讓人們改變其合作或不合作行為。
論文涉及一個博弈論模型,在該模型中,互動採取捐贈博弈的形式,每個”捐贈者”通過支付成本來提供收益,從而選擇是否與每個”受助者”合作。所有的人都分別擔任一次捐贈者和受捐者。然後,每個人透過評估自己對隨機抽取的參與者的行為,私下評估每個捐贈者的聲譽,隨後是一段關於聲譽的流言蜚語。私人評估和流言蜚語一直持續到聲譽達到平衡為止。
作者指出,行為策略各不相同。有的人總是合作,有的人總是叛變,有的人則是區別對待,即當接受者聲譽好時,他們就合作,當接受者聲譽差時,他們就叛變。研究人員發現,這兩種形式的流言都傾向於增加關於聲譽的共識,這反過來又會改善歧視者的均衡聲譽。因此,如果流言蜚語持續足夠長的時間,歧視者最終會超越合作者和叛逃者,這是一個好的結果,因為歧視者之間具有高度的合作性,並能穩定地抵制非合作行為。
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有偏見的流言蜚語,即虛假資訊的傳播,既可以促進合作,也可以阻礙合作,這取決於流言蜚語的程度以及偏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但是,當流言變得更容易成為無偏見的”噪音”時,人群就必須花費更長的時間來傳播流言,以穩定平衡。
川松接下來要思考的是資訊流如何與利他主義相互作用。論文也指出,未來的研究可以探討八卦來源的數量如何影響合作,在什麼情況下會導致對個人的看法出現裂痕,以及對群體內成員和群體外成員的偏見會有什麼不同。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