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分析揭示火星沉積物中有機物質的起源
火星古老的地質特徵顯示過去曾有水存在,最近對蓋爾隕石坑沉積物的研究顯示,有機物具有獨特的同位素組成,顯示大氣過程而非生物活動是這種有機物的來源。
儘管火星呈現出一片荒蕪、塵土飛揚的景象,至今沒有任何生命跡象,但它的地質特徵,如三角洲、湖床和河谷,強烈暗示著火星表面曾經水流充沛。為了探索這種可能性,科學家們對這些地形附近保存的沉積物進行了研究。這些沉積物的成分蘊含著早期環境條件的線索、隨著時間推移形成地球的過程,甚至是過去生命的潛在跡象。
在其中一項分析中,好奇號漫遊車從蓋爾隕石坑收集的沉積物揭示了有機物。蓋爾隕石坑被認為是約38億年前因小行星撞擊而形成的古老湖泊。然而,與地球上的有機物相比,這種有機物的碳-13同位素(13C)含量明顯低於碳-12同位素(12C)含量,這表明火星上有機物的形成過程與地球上不同。
大氣中有機物的來源表明,火星表面可能含有比先前預期更多的有機化合物。資料來源:東京工業大學
現在,一項研究闡明了這一差異,發現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光解為一氧化碳(CO)並隨後還原,導致有機物中13C含量減少。這項研究由東京工業大學的上野雄一郎教授和哥本哈根大學的馬修-約翰遜教授領導,於2024年5月9日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
“在測量13C和12C之間的穩定同位素比率時,火星有機物的13C豐度佔組成它的碳的0.92%到0.99%。這與地球沉積有機物(約1.04%)和大氣二氧化碳(約1.07%)相較之下是極低的,這兩種物質都是生物殘留物,與隕石中有機物(約1.05%)並不相似,」Ueno解釋。
早期的火星大氣富含二氧化碳,其中同時含有13C和12C同位素。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實驗中模擬了火星大氣成分和溫度的不同條件。他們發現,當12CO2暴露在太陽紫外線(UV)照射下時,會優先吸收UV輻射,導致其解離成13C含量低的CO,而留下富含13C的CO2。
在火星和地球的高層大氣中也能觀察到這種同位素分餾(同位素分離)現象,來自太陽的紫外線照射導致二氧化碳解離成13C含量耗盡的一氧化碳。在還原的火星大氣中,CO 轉化為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如甲醛和羧酸。在火星早期,地表溫度接近水的冰點,不超過300 K(27°C),這些化合物可能溶解在水中並沉澱在沉積物中。
透過模型計算,研究人員發現,在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比例為90:10 的大氣中,如果二氧化碳轉化為一氧化碳的比例為20%,則沉積有機物的δ13CVPDB值為-135‰。此外,剩餘的CO2將富含13C,δ13CVPDB 值為+20‰。這些值與”好奇號”探測器分析的沉積物中的值以及從火星隕石中估算的值非常吻合。這項發現表明,大氣過程而非生物過程是早期火星有機物形成的主要來源。
“如果這項研究的估計是正確的,那麼火星沉積物中可能存在意想不到的大量有機物質。這表明,未來對火星的探索可能會發現大量的有機物質,”Ueno 說。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