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發育遲緩與居住在高海拔地區有關
在印度,居住在海拔2000 公尺(約6600 英尺)或更高海拔地區的兒童比生活在海拔1000 公尺(約3300 英尺)以下地區的兒童發育遲緩的風險高40%。這是發表在開放取用期刊《BMJ 營養預防與健康》的研究結果。
居住在農村地區的兒童似乎最容易受到傷害,這促使研究人員提倡優先在該國的丘陵和山區開展營養計劃。
研究人員指出,儘管採取了各種措施,但長期營養不良導致的兒童發育遲緩仍是印度公共衛生面臨的一大挑戰,超過三分之一的5 歲兒童受到影響。
雖然其他國家的同類型研究表明,居住海拔高度與發育遲緩之間存在聯繫,但尚不清楚這是否也適用於印度,因為印度有相當多的人居住在海拔2500 公尺以上的地方。
為了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利用了2015-16 年印度全國家庭健康調查(NFHS-4)的數據,這是一項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家庭調查。來自全國各地的約167555名5歲以下兒童被納入分析範圍。
全球定位系統資料被用來劃分海拔高度,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則用來定義發育遲緩。
大多數兒童(98%,164 874 人)生活在海拔1000 公尺以下;1.4%(2346 人)生活在海拔1000 至1999 公尺之間;0.2%(335 人)生活在海拔2000 公尺或2000 公尺以上。
在這些兒童中,發育遲緩的總發生率為36%,其中18-59 個月大兒童的發生率(41%)高於18 個月以下兒童(27%)。
出生順序為第三或更高的兒童發育遲緩的比例(44%)高於頭胎兒童(30%)。出生時身材矮小或非常矮小的兒童(45%)的發育遲緩率甚至更高。
母親的教育程度是影響因素:母親的教育程度越高,發育遲緩的發生率越低。母親未上學的兒童比例是母親受過高等教育兒童的兩倍多:48% 對21%。
其他保護性因素包括產前護理要素,如出診、接種破傷風疫苗、補充鐵和葉酸;靠近醫療設施;不屬於特定種姓或原住民部落。
研究人員承認,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捕捉的是特定時間點的人口快照,因此很難確認海拔是導致發育遲緩的原因。
但他們認為,他們的發現也有合理的解釋。例如,長期暴露在高海拔地區會降低食慾,限制向組織輸送氧氣,限制營養吸收。
在海拔較高的地方,糧食不安全問題也往往更為嚴重,因為那裡的農作物產量較低,氣候也較為惡劣。他們認為,同樣,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包括實施營養計劃)和獲得醫療保健服務也更具挑戰性。
他們總結說:”總之,需要衛生和營養部門共同努力解決發育遲緩問題,並有針對性地重點關注脆弱地區的高風險兒童。多管齊下的方法應將生殖健康倡議、婦女營養計劃、嬰幼兒餵食介入措施和糧食安全措施結合。
與《英國醫學雜誌》共同擁有《英國醫學雜誌營養預防與健康》的NNEdPro 全球食品、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執行董事Sumantra Ray 教授補充說:
「近幾十年來,印度的公共衛生幹預措施有效地解決了以前普遍存在的營養問題,如與高海拔地區生活有關的碘缺乏症。但這項研究凸顯了丘陵地區營養不良問題的複雜性,在這些地區,5 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良的更廣泛決定因素需要進一步研究,以闡明遺傳、環境、生活方式和社會經濟因素的相對作用”。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