嗦螺螄一樣嗦了15分鐘鱷魚還是沒能吃掉烏龜
這是美國野生動物攝影師帕特里克·卡斯爾伯里(Patrick Castleberry)捕捉到的畫面:一隻六英尺長(約1.8米)的美國短吻鱷試圖撬開甜甜圈龜殼,並吃掉它。
他以為這場戰鬥最終會是鱷魚勝利,然而經過15分鐘的努力,包括像球一樣不斷把烏龜拋上空,吐出來重新吞進嘴裡,換各種角度用力咬合,還是沒有把龜殼咬破。
可能是咬太久嘴巴肌肉太酸了,最後鱷魚放棄了,心有不甘離開了。
留下那隻東部甜甜圈龜一動不動,攝影師以為烏龜已經死亡,上前查看,竟然發現烏龜還活著,只是四腳朝天翻不過來了。
一直以來,科學家認為烏龜的硬殼就是為了避免自己被吃掉,現在來看,這個策略是真的有效的。
龜殼不只是房子而已
烏龜的外殼,可不是簡單的盔甲,更不是卡通裡那樣,可以穿脫,它是烏龜骨骼的一部分。
龜殼分為兩部分,背甲和腹甲,兩部分透過側邊(也叫甲橋)相連。
從材質角度來看,龜殼分為兩層,最上層一片一片的盾片是角蛋白,類似我們的指甲,下層緊密相連的則是它的肋骨和骨架。
這兩層結構,就像盾牌一樣,保護著龜殼中間的重要器官和身體。
如果遇到危險,烏龜身體一縮,也能避免自己被掠食者吃掉的。
但這並不代表鱷魚乾不過烏龜。
鱷魚的牙,烏龜的殼,誰比較硬?
如果純粹從數據來說,肯定是鱷魚的咬合力更高。
有研究表明,鱷魚的咬合力可高達2900磅,而龜殼可以承受的壓力只有1000磅。
但這事兒不絕對,因為龜殼的承受力和大小、咬的部位、種類等有關,而鱷魚也和種類、大小有關。
龜殼的設計也有意思,許多品種的龜殼頂部是圓拱形的,表面又光滑,這意味著鱷魚即使有一口好牙,也難以固定住烏龜施展咬合力量。
鱷魚的前肢還很短,烏龜在鱷魚嘴巴裡,若是一直掙扎,鱷魚就很難施加致命一擊。
也就是因為有失敗的風險,一般來說,鱷魚不會主動攻擊烏龜。
開頭那隻鱷魚,就是最好的例子,像「嗦螺螄」一樣嗦了15分鐘,還是沒有把龜殼裡的肉剔出來,浪費了不少能量。
但若是運氣不好,遇到強大的鱷魚,那麼烏龜最好的結果就是,一口就嘎嘣脆,死得痛快;最差的結果則是被鱷魚磨牙磨了十幾分鐘,龜殼才不負重壓破碎,然後在絕望中死去。
最後
論捕食烏龜,技能最強的還是美洲虎。
它總是在夜間,瞄準來岸邊產卵的海龜。
由於身體限制,海龜是無法像陸龜那樣龜縮到殼裡,因此,美洲虎只要一口咬住烏龜頭,然後用蠻力扯出龜的肉體,就能將其吃掉。
有的鱷魚也會這一招,直接咬住頭,就能結束這種拉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