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蘋果同日對決,背後還有中韓面板之爭
蘋果不出意外將會推出該公司史上首款配備OLED顯示器的iPad產品。而幾乎在同一時間,華為也會在杜拜舉辦發表會,面向全球市場推出全新MateBook系列和全新MatePad系列平板電腦,這些產品很有可能也會搭載OLED螢幕。
根據研究機構Canalys最新發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蘋果以35.6%的份額仍位居全球平板市場第一,但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大跌13.9%,而華為以8.3%的份額排名第三,出貨量猛漲超70%。就在上個季度,華為平板10餘年來首次超越蘋果成為中國市場第一,0.3個百分點的份額差距讓競爭白熱化。
而不為外界所熟知的是,華為蘋果兩家巨頭同日對決背後,還隱藏著一場面板產業戰爭。
兩個月前,三星投資超200億的8.6代OLED面板產線舉行了設備搬入儀式,想以此應對中國面板廠商的步步緊迫感。而僅僅20天后,京東方投資630億的8.6代OLED面板產線也宣布奠基,凸顯出對三星的緊追不捨。而兩大巨頭此次投建的產線,都聚焦在平板和PC等IT領域。
不僅如此,市場上近期還傳出,與京東方並稱「國產面板雙子星」的TCL華星,也將在年內投資630億加入8代OLED生產線的競逐。但TCL方面5月6日回應觀察者網稱,該公司目前沒有8代OLED產線投資計劃,考慮到下游需求和產業鍊等因素,將秉持審慎態度推進。
華為與蘋果平板產品
京東方再砸630億,緊追三星
此次京東方630億投建的第8.6代AMOLED產線,是中國首條高世代產線。所謂世代,指的是面板玻璃基板尺寸,世代越高尺寸越大。在此之前,京東方已在國內投建四條柔性AMOLED產線,分別是鄂爾多斯的5.5代線,以及成都、重慶和綿陽的6代線,總投資近2,000億元。
受制於良率和成本,平板和筆記本應用OLED面板要比手機更晚。直到去年9月,華為才在國內推出全球首款大尺寸柔性OLED平板,後來又在今年4月推出全球首款柔性OLED筆記本。這其中平板的螢幕由京東方和維信諾供應,市場普遍認為京東方也將供貨華為OLED筆記本。
從投建時間推斷,京東方向華為、蘋果、vivo等廠商供應的OLED面板,應該都來自四條已投產的AMOLED產線。這不免讓外界產生疑問,既然這些產線已經可以為手機、平板和筆記本供貨,為何還要斥巨資建設更大尺寸的8.6代生產線?
答案在於切割效率:玻璃基板面積越大,製造大尺寸面板的效率越高。也就是說,比起現有的6代線,8.6代線的切割效率更高。以13.3吋板材為例,如果6代產線每年可以生產450萬片13.3吋平板電腦面板,那8.6代設備就可生產高達1000萬片,產能達到倍增。
圖源:三星官網
京東方也在公告中提及,第8.6代AMOLED生產線能大幅提升中尺寸OLED產品切割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透過投資本項目,京東方將建設全球首批高世代AMOLED半導體顯示生產線,可望同步國際同業所推出產品,搶佔高世代AMOLED半導體顯示’藍海’的戰略機會。
京東方所說的“國際同業”,指的應該就是韓國面板龍頭三星。去年4月,三星宣布將投資4.1兆韓元(約215億元)興建8.6代OLED面板產線。今年3月初,三星顯示舉行了8.6代IT用OLED面板設備搬入儀式,計劃在年內完成蒸鍍機等主要設備的安裝調試。
依照三星的預期,該公司第8.6代IT用OLED產線將在2026年2月量產,而京東方的產線預計將在2026年底量產,雙方量產的時間差距在一年內。而三星目前的投資規模之所以小於京東方,一大原因可能是三星的產線是由過去生產液晶顯示器(LCD)的生產線改造而來。
中企步步緊逼,韓國還想做“第一”
在電視用的大尺寸OLED領域,三星之前已經佈局,這次投建IT用8.6代線,則有多重考量。
一方面是想率先開拓OLED面板的更多應用領域,形成全尺寸覆蓋,並守好蘋果這個大客戶。
長期以來,蘋果在新技術導入方面走在行業前列,許多中尺寸OLED技術的開發與討論也與蘋果在中尺寸產品採用OLED面板的計劃高度相關。隨著華為、蘋果相繼將OLED應用到iPad等IT產品上,面向IT用的8.6代OLED技術已成為下一個重要戰場,三星自然想搶佔先機。
中國電子視象協會秘書長董敏向觀察者網指出,蘋果和華為是全球性消費電子領導品牌,隨著兩家相繼發表OLED平板等產品,意味著未來領先品牌的旗艦產品一定會是OLED面板。而隨著三星、京東方重金投入8.6代線,未來上游和終端側都會全力推動OLED產品的應用。
三星顯示舉行8.6代IT用OLED面板設備搬入儀式
研究機構Omdia數據顯示,2022年OLED筆電面板出貨量約600萬片,年增19%;2027年OLED IT市場的佔比預計將提升至23.6%。DSCC的數據顯示,2026年OLED在高階IT市場將以51%的年複合成長率提升至4,400萬片,IT OLED市場規模預計將達36億美元。
三星的另一個考慮,則是想透過搶先佈局來應對中國廠商的步步緊逼。在液晶顯示(LCD)領域取勝後,中國廠商正迅速攻向三星主導的OLED領域,其中手機用的小尺寸OLED首當其衝。
早在2019年,三星AMOLED智慧型手機面板全球市佔率高達85.2%,LGD為2.7%,彼時兩家韓企曾向華為P40和Mate40系列供貨。然而4年過去,在京東方、維信諾、天馬等中企衝擊下,2023年韓企份額收縮至56.8%,中企的份額暴漲至43.2%,雙方分庭抗禮之勢已現。
也因此,在去年三星宣布將投建8.6代OLED產線時,韓媒就分析稱隨著中企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三星在中小尺寸OLED方面壓力驟增,三星此舉意在應對中國面板廠商的挑戰。
甚至韓國政府也表現出很大期待。韓國總統尹錫悅表示,該投資計畫為顯示產業的「新飛躍」鋪路;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稱,三星將開拓顯示產業的新未來;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李昌陽更宣稱,到2027年,韓國顯示器產業將實現世界第一,並帶動顯示面板出口的擴大。
但隨著京東方跟進對8.6代OLED產線的投資,韓國想像的市場格局能否實現,仍有變數。
根據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今年第一季全球AMOLED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分地區來看,韓國地區市佔率已縮窄至46.6%;中國廠商出貨份額佔53.4%,較去年同期增加15.6個百分點,季增8.5個百分點,份額首次超越五成;京東方、維信諾、TCL和天馬份額總和已超三星。
不難想像,未來在平板和筆記本等IT領域,如果京東方、維信諾和華為甚至蘋果等上下游廠商繼續攜手,很可能會複製手機OLED的格局演變,進一步擠壓韓國面板企業的市場空間。
圖表來源:CINNO Research
巨頭押注,8.6代線仍是冒險一步
從業界普遍觀點來看,IT用第8代OLED已成為繼剛性OLED、柔性OLED、矽基OLED、TV OLED之後,另一個嶄新的產業「賽點」。但TCL華星卻明確表示目前沒有8代產線的投資計劃,另外維信諾、天馬等主要面板玩家,目前也沒有明確表示會投資8.6代OLED產線。
多數玩家保持觀望,首先可能是技術風險。根據產業分析,相較於傳統LCD在筆記型電腦上的表現,OLED壽命跟價格明顯處於劣勢,建設IT面板產線的技術挑戰也隨之升高;另外無論是IT用或TV用,技術路線都存在不確定性,進而導致企業的“投資選擇困難”,畢竟誰都不想投產即落後。
去年底,天馬在回應投資者時提到,產業上8.x代OLED產線的目標市場更聚焦IT類產品,IT等中尺寸產品向OLED技術過渡需要一定時間,這些新線產能釋放速度、放量規模、良率等短期內或會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將對這些領域產品供應格局、技術規格等有一定影響。
第二大原因是投資報酬率難以評估。從三星和京東方來看,興建8.6代OLED產線的投資動輒數百億元。例如,一台OLED產線的核心設備-佳能Tokki蒸鍍機的價格約在8,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3.2億元),ULVAC蒸鍍設備至少要5000-6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0億元)。
面對高昂投資,廠商勢必要權衡未來市場潛力。目前來看,儘管IT用OLED面板增速可觀,但規模總量較小,再加上OLED螢幕目前大概率還是被用於旗艦產品,導致出貨量會更低。即使將華為、蘋果等廠商的IT產品全部換成OLED,跟智慧型手機的整體市場規模也無法相提並論。
第三個原因是,現有5.5代或6代OLED產線雖然切割效率不如8.6代線,但也能供應IT領域。例如三星目前就是在5.5代OLED產線上生產筆記型電腦OLED面板,TCL華星也佈局了5.5代印刷OLED產線。在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廠商對大規模投資保持謹慎也是明智之舉。
「隨著材料、設備等產業鏈合作夥伴的共同努力,印刷印刷的產業準備度近幾年得到提高,公司因此也推進了5.5代實驗線的投建。但目前下游OLED中尺寸產品需求、印刷產業鏈成熟度和公司技術進展尚未達到大規模量產條件,公司會秉持審慎態度推進。
但對肩負引領韓國顯示產業重任的三星來說,為了因應中國面板廠商的競爭壓力,即便縮小投資規模,也必須硬著頭皮繼續押注。而京東方近年更是緊跟三星投資步伐,在三星2011年投產5.5代OLED產線後,京東方也在2013年投產全球第二條AMOLED生產線。
這次雙方佈局8.6代OLED產線,雖是冒險之舉,但也為面板競爭帶來更多看點,最終鹿死誰手仍存懸念。
而三星和京東方選擇此時投資,也恰逢新一輪面板上行週期開啟,業績都恢復了成長。今年一季度,京東方實現營收458.88億元,年增20.84%;淨利9.84億元,年增297.8%。 TCL科技實現營收399.08億元,年增1.18%;歸母淨利2.4億元,年增14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