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更多的動物存在意識科學家呼籲重新思考動物與人類的關係
烏鴉、黑猩猩、大像以及許多其他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行為方式表明它們可能有「意識」。然而,這份名單並沒有以脊椎動物結束,研究人員正在將對意識的研究擴展至包括章魚,甚至蜜蜂和蒼蠅在內的更廣泛的動物。
根據《自然》報道,基於上述持續擴展的研究,一個科學家聯盟呼籲重新思考動物與人類的關係。上個月,不同領域的數十名科學家聯合簽署了《紐約動物意識宣言》,旨在推動更多對動物意識的研究和資金支持。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哲學家、該宣言作者之一Jonathan Birch表示,隨著證據的積累,科學家開始認真對待這個話題,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將其視為一個瘋狂的想法並斷然駁回。
該宣言指出,對於可能有意識體驗的動物,人類在作影響它們的決策時忽略這種可能性,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不過,對於哪些物種一定有意識體驗,宣言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而是指出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在與人類截然不同的物種中,存在某種意識體驗的現實可能性,例如爬行動物、魚類、昆蟲以及其他一些不被認為有精神生活的動物可能有意識體驗,而鳥類和哺乳動物則有強有力的科學研究支持其存在意識體驗。
Birch表示,意識的定義很複雜,但其研究小組專注於研究意識的一個方面,即感知。這通常被定義為具有主觀經驗的能力。對動物來說,這種經驗包括聞、嚐、聽或觸摸周圍的世界,以及感受恐懼、快樂或痛苦。但主觀經驗並不需要思考自己經歷的能力。
「由於非人類動物不能用語言來表達內心狀態,為了評估這些動物的意識,科學家通常依靠間接證據,尋找與意識體驗相關的某些行為。」Birch說。
其中,一個非常經典的實驗是「鏡子測試」。這是一個自我認知能力測試,即測試動物是否有能力辨別自己在鏡子中的影像。在這個實驗中,科學家在動物身上貼上貼紙或其他視覺標記,並將動物放在鏡子前。包括黑猩猩、亞洲象和清潔魚在內的一些動物對標記表現出好奇,甚至試圖去除它。這種行為表明了它們可能存在自我意識,這可能是意識體驗的一個跡象。
而對烏鴉、章魚等所進行的實驗也顯示它們的一些行為是意識經驗的潛在標誌。
此外,一項果蠅研究表明,它們既有深度睡眠,也有主動睡眠。在主動睡眠中,果蠅大腦的活動與其清醒時相同。
「這可能類似於人類的快速動眼睡眠,這種睡眠下會做最生動的夢。我們將其解釋為有意識的體驗。」研究果蠅行為的澳洲昆士蘭大學生物學家Bruno van Swinderen簽署了宣言,有些人認為夢是意識的關鍵組成部分,如果蒼蠅和其他無脊椎動物有活躍的睡眠,那麼這可能是一個很好的線索,表明它們可能有意識。
不過,也有研究人員對現有的動物意識證據持懷疑態度。 「我認為到目前為止基本上沒有任何決定性證據出現。」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腦科學研究中心神經科學家Hakwan Lau說,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動物有複雜的感知行為,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有意識。例如,在人類身上,既存在著有意識的感知,也存在著無意識的感知。
不過,有研究人員表示,即使沒有明確的答案,宣言仍可能對制定與動物倫理和福利相關的政策產生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