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潰敗的日系車押注中國最大對手
日系車正在中國市場經歷至暗時刻。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3月,日系品牌在中國汽車市佔率持續滑落,至13.8%。曾經在中國,每賣出三輛車就有一輛是日本車的輝煌已經不在。身為全球汽車巨頭,日本車企已經開始找退路了,他們正在努力將印度變成一個全新的全球出口中心。
這不難理解,2023年,印度繼續超越日本,連續兩年成為中國和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同一時間,印度汽車出口總量達到476萬輛,為國家GDP做出了巨大貢獻,並直接和間接為約1,900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東邊不亮西邊亮,印度能成為日系車的救命稻草嗎?
日系車,從印度走向全球
2023年12月,本田印度迎來里程碑時刻。
印度製造的本田Elevate正式出口日本,以WR-V的名字在老家推出。 2023年9月,本田小型SUV Elevate在印度上市,到2024年3月共賣出了3.36萬輛,是個相當不錯的成績。
在此之前,日本國內銷售的本田車從未從印度進口過。
本田汽車印度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Takuya Tsumura興奮的發表了講話:“在日本推出Made in India的Elevate,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值得驕傲的時刻,再次證明了我們的製造潛力以及本田印度在本田全球業務中的重要性。
印度是本田Amaze和Elevate兩款車型唯一的製造中心,從這裡走向全球。入門轎車Amaze 從印度運往南非、尼泊爾和不丹,Elevate則出口到日本、南非和尼泊爾。
本田汽車印度公司副總裁庫納爾·貝爾(Kunal Behl)表示,本田的目標是將印度打造成全球業務的主要出口中心。雖然出口比例可能維持在30%左右,但隨著新車型的推出,未來幾年絕對數量將會大幅上升。
無獨有偶,日產印度公司總裁弗蘭克·托雷斯(Frank Torres) 在接受《日經亞洲》採訪時表示,「希望將印度作為重要的出口中心」。
日產Magnite已於2020年底在印度推出,並從這裡出口到15個南亞、東南亞和非洲國家。如今,日產正在計劃向中東和拉丁美洲出口這款小型SUV的左舵車型。
2024年,日產及其合作夥伴雷諾承諾在印度投入6億美元,推出6款新車,其中包括將於2025年上市的全新電動車,所有這些車型都有出口計畫。
“印度的出口業務是我們的戰略支柱之一。”托雷斯說,“這不僅是為了增加收入,也是為了提高產能利用率。”
老大哥豐田儘管還沒有從印度進口汽車的計劃,但從印度進口高端零件,包括用於其混合動力車系列的電子驅動器。
此外,幾經反覆後,豐田還是開啟了印度擴張策略。 2023年11月,豐田宣布投資4 億美元在印度興建第三座製造工廠,預計2026年完工,是豐田汽車十多年來在印度的首次產能擴張。
路透社當時曾報道,豐田正在重啟品牌的印度策略,豐田方面認為只要價格合適,混合動力車一定會在該市場獲得成功。
對於在印度生產的本田返回日本銷售一事,豐田印度在一封電子郵件評論稱:“這是一個絕佳的案例,證明印度正在崛起為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全球製造中心。”
日系車之外,斯柯達也正準備從印度走向世界,大眾集團印度公司執行長皮尤什·阿羅拉(Piyush Arora)表示,印度將引領集團在東南亞的擴張。
「我們正在探索從印度出口的全新路徑。直到去年,我們只出口大眾品牌汽車,現在考慮向中東出口斯柯達品牌的汽車。」阿羅拉說,「我絕對相信,印度市場的成本優勢,將轉化為出口的成本優勢。
印度汽車市場的潛力與風險
在印度,日系車早有成功先例。
2018年,在中國市場紅極一時的鈴木突然宣布退出,與昌河解約,與長安分道揚鑣。失去了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照理說鈴木應該很心痛,但他的日子過得併不差,原因就是印度。
離開中國後,印度將更多資源傾斜到了印度市場,大獲成功。如今,鈴木的印度子公司-馬魯蒂鈴木是印度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佔有約41%的市場份額,是絕對霸主。
2023財年,馬魯蒂鈴木在印度的年產能達225萬輛。這一數字還在持續擴張之中,鈴木計畫2025年在印度投產第三家工廠,年產能為25萬輛,這座工廠的最終目標年產能為100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馬魯蒂鈴木也正準備從印度出口汽車到日本。公司事務執行董事拉胡爾·巴蒂(Rahul Bharti)透露,計劃未來幾個月內向日本出口印度製造的「全新電動車和更多產品」。此外,五門吉姆尼出口到日本的計畫也在進行中。
馬魯蒂鈴木的代表表示,“該公司對印度汽車市場的成長潛力以及印度汽車出口潛力非常樂觀。”
中國汽車快速崛起之際,印度汽車也正如火如荼的發展,預計2026年將達到3,0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和中國一樣,印度政府也正大力推動電動車發展,預計到2025 年,印度將成為全球第三大電動車市場。
「印度將在今後5年內,超越美國和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日本汽車製造商鈴木的印度子公司—馬魯蒂鈴木董事長巴爾加瓦(RC Bhargava)曾在去年放出豪言。
分析師認為,隨著印度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加快,以及不斷增長的新興中產階級數量,印度當地需求正在從小型廉價汽車轉向更高品質的汽車,這將鼓勵全球汽車製造商將更多出口產品放在印度。
「汽車製造商已經意識到,如果你生產出引人注目的產品,印度人不會反對它。」野村綜合研究所汽車零售業務負責人哈什瓦爾丹·夏爾馬(Harshvardhan Sharma)說。
他還表示,“製造商無需為印度規劃第一軌道,為全球規劃第二軌道,因為印度市場與全球市場非常同步和協調。”
印度還擁有豐富的國內零件供應商網路和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印度汽車零件製造商協會報告顯示,印度汽車零件產業在2023 財年成長了約33%,達到約700億美元。
然而,印度汽車市場也並非伊甸園。過去幾年,哈雷戴維森、菲亞特、日產旗下的達特桑、通用和福特在內的五家跨國車企相繼退出印度,來自中國的小鵬和長城也曾經將目光瞄準印度市場,但最後還是壯士斷腕,退了回來。
不穩定的政商環境,高昂的稅收對海外汽車廠商而言,都是致命因素。 2023年,豐田曾向印度政府施壓,要求將混合動力車的稅收降低21%。在印度,政府對電動車徵收5% 稅收,對混合動力汽車徵收43%的稅。
這件事目前還沒有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