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繁榮、銷售低迷國產電車還沒撞開歐洲的鐵牆
1620年9月16日,一艘排水量180噸的商船,離開英國的普利茅斯港,駛向大西洋彼岸的美洲大陸。當時,誰都不會知道,這艘不起眼的商船將會改變世界,它的名字是──五月花號。2024年1月15日,一艘可裝載7,000輛汽車的滾裝船,離開了中國的深汕小漠國際物流港,駛向了歐洲大陸。這次,它的首航引發了全球新能源車產業的關注,它的名字是-EXPLORER NO.1(探索者一號)。
比亞迪「EXPLORER NO.1」汽車運輸滾裝船,圖片來源:比亞迪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專欄作家霍華德·W·弗倫奇(Howard W. French)評價EXPLORER NO.1:“它可能開啟了全球經濟的新時代。”
在弗倫奇看來,這艘船的特別之處不是其653英尺(199米)的長度,也不是其LNG雙燃料動力技術,甚至不是其快速滾裝、滾卸貨物的能力,而是其裝載的貨物-大約5000輛比亞迪新型電動車。
在此之前,中國電動車企業並不具備這種遠洋大規模運輸的能力。
不只是比亞迪,上汽、吉利、蔚來、小鵬等中國車企都計劃或已經進軍歐洲,但「甲子光年」發現,「中國車企的出海戰事」在歐洲還遠遠談不上激烈。
電動車出海歐洲是好事,也取得了一定成績。儘管國內外不少媒體都給了正面的評價,但從產業角度來說,想真正打開歐洲市場的大門,中國車企要做的還有很多。
1.不能簡單地把出口數量當作評判標準
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77.6%。在這120.3萬輛車中,出口到歐洲的佔比達38%,遠超其他地區。
但是在德國定居多年的佳琪(化名)的感受並沒有特別明顯,“基本上沒在德國的街頭見過中國的新能源車,還是奔馳、寶馬、大眾的車多。”
為什麼實際感受和數據統計會有出入?這源自於統計上的「錯覺」。
汽車出口是按照屬地原則統計的,也就是說只要是從中國海關運出去的新能源車都算是“中國出口”,但具體到汽車品牌則會有很大差別,某個車企的實際銷量也可能會被出口資料掩蓋。
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也曾表示:“中國汽車出口越來越亮眼,但不能簡單地把出口數量作為評判標準。”
研究機構Schmidt Automotive的數據顯示,中國對歐新能源汽車出口約四成由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特斯拉貢獻。這樣看來,純中國品牌新能源車的出口量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轉換成實際銷售量也會打一個折扣。
儘管在純電動車市場,中國車企的市場份額相比以前有較大提升,但是根據Schmidt Automotive 3月25日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1-2月,中國車企在西歐乘用新車市場的份額仍難以突破3%,而同期日本原始設備製造商(OEM)佔了總市場的13.3%,韓國則佔了7.8%。
圖片來源:Schmidt Automotive
讓我們來看看銷量。在國內如日中天的比亞迪,2023年在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八個歐洲市場中的總銷量才15588輛,其中Atto 3(即國內的元PLUS)就賣出了12318輛,漢、唐等車型年銷量共僅3000餘輛。
而這已經是中國自主汽車品牌中賣的最好的了。
根據Eu-EVs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蔚來在歐洲銷量僅832輛,月均約137輛,剛剛破百;小鵬的表現則要更差一些,甚至在去年出現過月銷量1輛的情況。
具體到國家層級的新能源汽車註冊量則更能直觀反映這種情況。
德國聯邦交通局2023年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註冊數據顯示,在排除特斯拉後,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德累計新註冊量為5.77萬輛,但其中名爵、Smart和極星就貢獻了超過4.4萬輛,這些車型準確來說屬於「合資品牌」。再將這些「合資品牌」排除後,純中國汽車品牌銷量僅1.27萬輛,對應的市佔率約2.4%。
德國聯邦交通局新能源汽車註冊表,圖片來源:CarNewsChina
歐洲市場是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兵家必爭之地”,但銷售數據和中國車企的雄心壯志形成了巨大反差。
2020年,小鵬就把第一批車G3發往了挪威;隔年,小鵬又將其大型電動轎車P7引入挪威市場;2022年,小鵬又先後在瑞典、荷蘭、丹麥開設了線下體驗店。
蔚來緊緊跟隨小鵬的腳步,於2021年5月官宣出海歐洲,「第一站」同樣選在了挪威。到了2022年8月,蔚來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了NIO Berlin蔚來歐洲發表會,宣佈在德國、荷蘭、丹麥、瑞典四國市場提供服務。
比亞迪也在2021年在挪威市場交付了1500輛唐EV,並逐漸將市場擴大到了丹麥、瑞典、荷蘭、比利時、德國等多個國家,在售車型也在增加。
但根據《歐洲汽車新聞》報道,2024年初,比亞迪內部正就在歐洲市場推出旗下哪個品牌、哪款車型,乃至何種動力系統的產品展開激烈討論,以提高產品銷量。
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在最近的三到四年,中國新能源車在歐洲市場上收穫寥寥。
而對新能源形式和汽車品牌的偏好,以及對成本的考量,都成為了阻擋中國新能源車進入歐洲的鐵牆。
2.歐洲鐵牆
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優勢,在歐洲市場沒能取得大展拳腳的空間,消費習慣的差異讓供需發生了錯位。
歐洲市場中除了燃油車,油電混動車型(HEV,也就是所謂的「普混」)是最受歡迎的,其次是純電動車型(BEV),而插電混動車型(PHEV)則是佔比最少的。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歐盟市場新增註冊車輛中,純電動車佔比為10.9%,油電混動車型佔比為28.8%,插電混動車型佔比僅為7.8%。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數據裡面沒有增程式電動車。
由於排放、用車成本、政府補貼和車輛性能等方面的原因,歐洲市場對插電混動車型實在提不起太大的興趣。
例如2023年初,德國就取消了新插電式混合動力車5,625歐元至6,750歐元的購買補貼,直接導致德國插電混動車型銷量銳減。根據Dataforce(創博數據)的數據顯示,因為政策影響,2023年前8個月德國插電混動車型的銷量減少了近8萬輛,年減了42%。
但中國車企最擅長的,正是插電混動車型和增程式新能源汽車。
2023年比亞迪銷量超過302萬輛,其中插電混合車型銷量143.8萬輛,幾乎佔到了一半,且同比增長了52%;理想汽車更不必多說,利用增程式新能源車在市場中的認可,全年交屋量達37.6萬輛,淨利118.1億元,是中國最賺錢的新勢力車企。
相反中國市場的油電混動車型甚至已經處於發展停滯的狀態,甚至不會被列入新能源汽車的統計表。目前中國市場上的油電混動車型市場被豐田、本田、Lexus等品牌填充,國產車企基本上不再開發油電混動車型。
這種產品錯位讓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優勢沒辦法發揮,陷入了一種「別人想要的我們沒有,我們有的別人看不上」的尷尬境地。
此外,歐洲的電價普遍不便宜,即使充電比加油划算,但也是一筆不小是支出。在德國定居的小艾(化名)向“甲子光年”表示:“德國的電價就很貴,感覺俄烏衝突結束後才能便宜點。”
P3諮詢公司的一份研報,比較了在歐洲接入不同的充電網路(私人充電樁和公共充電樁)和運營商時一輛電動車的年用電成本,結果顯示2023年均充電費用在1317歐元至1599歐元不等。這個數字已經比較接近一輛燃油車一年的汽油成本了。
佳琪向「甲子光年」表示:「之前為了鼓勵大家購買電車,許多大商場門口的充電樁都是免費提供給大家充電的,但是隨著德國能源費用的上升,這項福利也取消了。 」
因此,即使在選擇純電車型時,歐洲消費者也會比較謹慎。充電花掉的錢,要在購車上省下來。這一點上歐洲本土的電動車更有優勢,中國品牌的電動車並不是想像中那麼便宜。
例如,目前大眾ID.家族部分車型在歐洲市場的價格優惠高達7700歐元,ID.4和ID.5最新售價分別為3.26萬歐和4.12萬歐。
歐洲第二大車企Stellantis旗下的標緻3008 SUV 電動版也在近期降價3300歐元至4.49萬歐元;法國老牌車企雷諾集團旗下的暢銷車型Dacia Spring在優惠1萬歐元之後售價僅1.3萬歐元,這款車甚至被打上了「歐洲最實惠的電動車」的標籤。
就連銷售冠軍特斯拉,也於今年一月在歐洲市場開啟了降價。特斯拉德國官方網站顯示,目前Model Y 後輪驅動版本售價從44890歐元降至42990歐元,Model Y 長續航版售價從54990歐元降至49990歐元。
相較之下,比亞迪漢和唐在歐洲的售價則分別為6.9萬歐元和6.96萬歐元;蔚來ET5在挪威,荷蘭和德國的整車起售價格為6萬歐元。
這個價格短期內並不會對歐洲消費者產生太大的吸引力。
MG的銷量也可以從側面證實這一點,其在歐洲銷售的主要是MG4 EV,定位為緊湊型純電動車,起價僅為3.199萬歐元。小巧的車身、MG品牌的情懷和極低的售價是這款車暢銷的主要原因,英國雜誌《AUTOCAR》甚至將其評為“Best Electric Car”,意為最佳電動車。
歐洲市場的MG4 EV,圖片來源:上汽名爵官網
汽車品牌的偏向也對中國車企造成了無形的阻礙。佳琪向「甲子光年」表示:「德國人偏傳統,需要一定時間去接受中國新能源車,目前人們還是選擇德國三大品牌的油車居多,另外斯柯達、菲亞特和日本車在德國也很受歡迎。”
歐洲消費者雖然身處全球汽車產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平均收入較高,社會福利大,但在買車時卻進入了「地主家也沒餘糧」的境地,閃閃發光的中國車暫時還沒能成為他們的選擇。
3.收益大於痛苦
對車企而言,出海歐洲即使撞牆,收益也要比痛苦大得多。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得益於成熟完善的產業鏈,成本壓縮空間非常大,和歐洲本土汽車品牌形成了鮮明的差距。
2023年9月5日,瑞銀證券研究部對比亞迪海豹進行了拆解並發布了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比亞迪海豹整體成本較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特斯拉Model 3低15%,比大眾汽車在歐洲生產的相似規格車型成本低35%。
而且這種成本差距還有擴大的趨勢。產業趨勢分析機構JATO Dynamics的研究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電動車的平均成本不到3.2萬歐元,而歐洲的平均成本約為5.6萬歐元。
造得便宜但賣得貴,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曾表示,中國汽車出口均價從2021年的1.95萬美元,提升到2023年的2.38萬美元。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提升銷量,中國車企的海外買車收入將會非常可觀,當然這也是歐洲對中國車企展開反補貼調查的重要原因之一。
「甲子光年」詢問國內某造車新勢力市場負責人奧森(化名)電動車出口利潤時,對方沒有直接回复,但表示:「你去查查歐洲在售車型的售價就知道了。 」
除了單車利潤這個“裡子”,中國車企在歐洲市場也很看重“面子”,想的是有一天能“站著把錢賺了”。
歐洲是全球重要的汽車市場,大牌雲集,擁有濃厚的汽車產業底蘊和文化氛圍,同時有著不錯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多方數據顯示,2023年歐洲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約24%且仍在提高,挪威市場的滲透率已經超過了90%。
高端的汽車工業加上不斷提高的新能源汽車佔比,世界上很難再找到這樣的市場了,這會為中國的新能源車企帶來強大的品牌背書。
奧森向「甲子光年」表示:「如果一個車企在歐洲市場得到了認可,那在其他的國家就可以更好的銷售了,對這個車企來說就是真正走出去了,全球化了。”
因此許多中國車企甚至在有意識地貼近歐洲,例如蔚來身上的歐洲味道就很濃,ET5旅行版發布會就放在了德國法蘭克福。蔚來歐洲業務發展負責人陳晨也曾對媒體表示:“紮紮實實紮根歐洲,把自己作為一個歐洲企業,這才是蔚來考慮的。”
ET5旅行版發表會,圖片來源:蔚來官網
即使暫時還沒有在歐洲開啟銷售的中國車企,大多也都在歐洲設立了事業部或者研發中心,並在中東、東南亞等其他市場出口試水,計劃利用多國市場的「跳板」來進軍歐洲。
但歐洲市場近期對電動車的態度可能會讓中國車企的出海更加困難。
本月初,賓士宣布因市場對電動化需求持續低迷,其電動化目標延後到至少2030年,並向投資人保證將繼續改進其燃油車。但賓士的股價卻沒有因此受到不良影響,反而出現了上漲,這說明資本市場是認同賓士的舉措的。
而在2023年11月,大眾集團董事長奧博穆宣布,由於歐洲市場對電動車的需求“低於預期”,該公司暫時不就第四家電池工廠的選址作出決定。
歐洲試產對新能源車需求放緩的情況已經被擺在了檯面上,在車企利潤、消費者需求和本土品牌保護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這種汽車巨頭的動態可能會讓更多的車企在電動化策略上搖擺不定,甚至會影響政府政策的方向。
當歐洲市場出現去電動化的趨勢並開始慢慢清晰時,這對中國車企可不是什麼好事。
歐洲知名車企資深經理級工程師錢伯彥近期在《財經》雜誌上撰文認為: 「或許只有當中國品牌們不再盲目追求出口統計數據的同時,才是汽車出海本身迎來其進一步發展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