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活躍於1.5 億年前的鰩魚物種Aellopobatis bavarica化石
考古學家在德國巴瓦里卡發現了一種新的鰩魚化石–Aellopobatis bavarica,其年代可追溯到晚侏羅紀。由維也納大學古生物學家Julia Türtscher 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最近在《古生物學論文》(Papers in Palaeontology)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他們探索了生活在1.5 億年前的鰩魚的神秘世界,發現了以前不為人知的多樣性–包括一個新的鰩魚物種。
Aellopobatis bavarica:新發現的物種,完整的化石僅產於德國。該物種也是所有物種中體型最大的,可長到170 公分。資料來源:Türtscher 等人(2024 年,圖4)
這項研究大大擴展了人們對這些古老軟骨魚類的了解,並提供了對過去海洋生態系統的進一步認識。
在她的新研究中,維也納大學古生物學研究所的古生物學家朱莉婭-蒂爾茨徹(Julia Türtscher)研究了侏羅紀晚期的52 種鰩魚化石。這些鰩魚化石距今已有1.5 億年的歷史,當時歐洲大部分被海洋覆蓋,只有少數幾個島嶼,相當於今天的加勒比海。侏羅紀晚期的標本對科學家來說特別珍貴,因為它們是已知保存完整的最古老的鰩魚標本之一。
由於全身軟骨的鰩魚化石通常只會保留牙齒,這種罕見的骨骼發現為了解鰩魚的早期演化提供了令人興奮的線索。儘管人們對這些保存異常完好的化石(來自德國、法國和英國)已經了解了一段時間,但它們在很大程度上還未被探索過。 Türtscher 的研究首次對這些鰩魚的體形變化進行了全面分析。
古生物學家Julia Türtscher 在慕尼黑巴伐利亞州古生物學和地質學收藏館,館內展出了幾件鰩魚新物種的標本。資料來源:Patrick L. Jambura
研究結果表明,晚侏羅世全形態(完全保存)鰩魚的種類比以前想像的要多。 Türtscher說:”到目前為止,晚侏羅世僅確認了3種全形鰩魚,但由於這項研究,現在共確認了5種鰩魚。”
根據他們的分析,研究人員確認了討論已久的第四個物種,並記錄和介紹了一個以前未被發現的新鰩魚物種:Aellopobatis bavarica。這種鰩魚可以長到170 公分長,以前被認為是體型較小的法國Spathobatis bugesiacus(60 公分長)的大型形態。然而,透過對骨骼結構和身體形狀的詳細分析,科學家們能夠證明Aellopobatis bavarica是一個獨立的物種。
新的研究結果還表明,這五種鰩魚出現在非常有限的地區,但作者並不願意妄下結論說這五種鰩魚可能是地方特有物種:Türtscher解釋說:”對標本牙齒形態的進一步研究,以及隨後與其他地點的孤立牙齒進行比較,可能有助於重建晚侏羅世鰩魚的古地理分佈。”
這項新研究的結果不僅有助於了解上侏羅世鰩魚的生物多樣性和演化情況,而且對鑑定僅從孤立的牙齒中得知的鰩魚物種化石具有直接影響。關於這些迷人動物的不斷新發現,為我們了解過去海洋生態系統的動態提供了洞察力,並凸顯了保存完好的化石在重建我們的地質歷史中的重要性。
「我們只有同時了解一個族群的過去,包括它的演化、它對隨時間變化的環境因素的適應,以及這個族群在演化史上所面臨的滅絕,才能對活著的物種得出準確的結論。古生物學知識使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物種進化和滅絕背後的動態,從而幫助我們為當今的瀕危物種制定更有效的保護措施”,第二作者、維也納大學古生物學研究所的Patrick L. Jambura 說。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