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提議為英特爾國內晶片製造提供85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早在2022 年8 月喬-拜登總統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成為法律之前,英特爾一直是美國努力提高國內晶片製造水準的基石。今天上午,白宮宣布與美國商務部達成協議,將向這家晶片巨頭提供高達85 億美元的資金,以加強美國本土的生產。
《CHIPS 法案》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緊迫的地緣政治問題的直接結果。首先是供應鏈瓶頸問題,這個問題自亞洲在疫情爆發初期遭受重創以來就一直存在。其次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緊張局勢,這種緊張局勢在上屆政府時期達到了白熱化,在本屆政府時期仍在繼續。
亞洲–特別是台灣繼續生產全球半導體的絕大部分。在這個人口稠密的東亞國家,半導體巨頭台積電與深圳等中國城市的大量製造業之間,從智慧型手機到汽車等主要產業在早期的防疫封鎖中幾乎陷入停滯。
上述情況,再加上振興美國工業的長期努力,刺激了將製造業轉移到本土的經濟努力。英特爾將智慧型手機產業的大部分份額讓給了競爭對手,它急切地想成為一個積極的參與者。當《CHIPS 法案》還在國會山莊曲折前進時,英特爾就宣布計劃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市外開設一家價值100 億美元的製造工廠。這不僅是對美國製造能力的信任,也是對舊金山和紐約等通常的科技中心以外的科技場景發展的信任。
英特爾也表示,預計在未來50 年內將投資10 倍於此的資金,除俄亥俄州外,將目光投向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俄勒岡州。英特爾表示,預計這些努力將創造20,000 個建築業和10,000 個製造業就業機會–這對於熱衷於每月就業報告的政府來說不啻於天籟之音。
此外,美國公司在美國生產產品還能緩解瓶頸問題,因為生產地點更靠近消費地。這一切都是執政者在選舉年有可能倚重的。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一份新聞稿中指出:”透過這項協議,我們將幫助激勵英特爾投資1000多億美元,這是美國半導體製造業有史以來最大的投資之一,將創造3萬多個高薪工作崗位,點燃下一代創新的火花。”
至於美國政府在為國內晶片公司與競爭對手創造公平競爭環境方面所做的努力是否足夠,則完全是另一個問題。在過去幾年中,許多行業專家都認為,儘管這些舉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還不足以彌補美國製造業與台積電等公司之間的差距,但還必須考慮到許多這些工廠的投產所需的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最近以商業環境變化為由,將俄亥俄州新奧爾巴尼工廠的生產啟動日期推遲了兩年,至2027 年。截至報告發佈時,該公司已斥資15 億美元,”來自俄亥俄州14 個縣的69 名員工在項目現場工作,俄亥俄州88 個縣中有75 個縣的建築工人迄今已為項目做出了貢獻”。這些數字還不足以推動就業報告的成長。
計畫在亞利桑那州錢德勒、新墨西哥州里奧蘭喬和俄勒岡州希爾斯伯勒增設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