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企覺得自己做環保極端環保卻給放把火
從燃油車轉向電動車,是為了推動地球轉向永續的新能源。但致力於環保的電動車商卻發現,他們自己也成為了極端環保組織的眼中釘。從歐洲到北美,越來越多的電動車工廠計畫遭到了當地民眾的抵制,甚至是極端環保組織的蓄意破壞。
柏林廠被迫停工一周
「我不相信一個做空特斯拉的人,會真的關心環保,」兩年前,在得知比爾蓋茲的基金透過做空特斯拉獲得暴利的時候,怒火中燒的馬斯克憤怒地公開斥責這位前世界首富。
馬斯克對蓋茲的環保願景嗤之以鼻。在他看來,“特斯拉的使命就是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方向的轉變”,而做空特斯拉牟利,就是站在這一使命的對立面,就不是真正關心環保。
然而,馬斯克或許自己沒有想到,他旨在拯救地球的特斯拉也會成為極端環保人士的攻擊目標,他們甚至不惜代價破壞特斯拉工廠。而且,成為極端環保人士眼中釘的,不只是特斯拉,還有其他電動車企業。
就在上週二,特斯拉德國超級工廠被迫停工,直接經濟損失可能高達10億美元。這是特斯拉繼上海之後的第二個製造基地,也是特斯拉在歐洲的唯一超級工廠,就位於柏林的勃蘭登堡機場附近。
與上海和美國超級工廠相比,柏林工廠並不是特斯拉的主要電車組裝廠,這裡是Model Y在歐洲的組裝地,每週產能約6000輛。柏林工廠主要生產特斯拉的電池組以及動力系統。
因為歐洲嚴格的環保評估和監管程序,柏林超級工廠從開始到建設不斷推遲,開工推遲了大半年,投產又推遲了大半年。自2019年11月宣布,到2022年3月正式投產,足足耗費了兩年半。相較之下,上海超級工廠從開工到投產,總共只花了11個月。
這次柏林超級工廠意外停工,完全是人為破壞所致。有人故意縱火焚燒了超級工廠附近的高壓供電塔。此舉不僅讓特斯拉的柏林工廠徹底斷電停工,也讓柏林勃蘭登堡地區的超過6萬戶居民失去了電力供應。
隨著電力供應突然中斷,超級工廠的通風設施就此中斷,為了確保員工健康,所有的1.25萬名工人都被迫停工離開。據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負責人透露,工廠可能要到一週後才能恢復產能,直接經濟損失可能接近10億美元。
最蠢的環保恐怖份子
究竟是誰在故意針對特斯拉超級工廠?事件發生之後,一個叫做「火山組織」(Volcano Group)的極端環保組織宣布對此負責。他們發表聲明稱,這項行動就是為了讓超級工廠斷電停工。
憤怒的馬斯克在X平台直接開罵,「這群人要嘛是地球上最愚蠢的環保恐怖份子,要嘛就是被沒有良好環保目標的人操縱了。停止生產電動車,繼續使用化石燃料車輛,才是最大的蠢貨」。
沒有什麼比工廠停工更能激怒馬斯克的。2020年加州工廠因為疫情被迫關閉,馬斯克甚至不惜和當地郡政府撕破臉,強行開工復產,並揚言要將特斯拉總部搬到德州去,後來他也的確這麼做了。
那麼,這群人到底為什麼要針對特斯拉的超級工廠呢?這個組織的發言人表示,“特斯拉柏林工廠的徹底破壞以及趕走馬斯克這樣的科技納粹分子,是朝著從霸權解放出來的第一步。”
環保議題和勞工議題是他們痛恨特斯拉的主要原因。「火山組織」在2500多字的聲明中指責,「特斯拉消耗了土地、資源、人力,就為了每週生產6000多輛SUV、殺人機器以及怪獸皮卡……為了生產電動車和電池,超級工廠污染了柏林的地下水,還要消耗數目龐大的寶貴飲用水資源。」(註:每週6000輛是柏林超級工廠今年年初的產能。)
與其他激進環保組織透過抗議示威等和平方式呼籲關注不同,「火山組織」直接以暴力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過去十年間,他們已經犯下多次刑事犯罪,而縱火則是最常用的手段。早在2021年,「火山組織」就曾經在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建設期間縱火搞破壞。
不過,與此次切斷高壓線路相比,先前的燒汽車燒電線行為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或許促使「火山組織」這次切段特斯拉超級工廠高壓供電線路的直接動機,是上個月柏林超級工廠當地的水務部門寫信給當地市長,要求超級工廠停工關閉污水排放。
根據德國雜誌Stern報道,水務部門認為超級工廠處理過的污水是允許標準的六倍,可能會污染當地的地下水源。從去年3月以來,當地水務部門已經先後五次警告了超級工廠。但是特斯拉則有著完全不同的說法。他們表示,柏林超級工廠的污水排放完全符合排水標準,對當地水資源沒有負面影響。
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並沒有停工,反而計畫進行擴建,進一步激怒了當地民眾和環保組織。依照特斯拉原本規劃,柏林工廠擴建後的產能提升一倍,將達到每年100萬輛。
從去年開始,特斯拉柏林工廠就不斷遭到德國環保組織的抗議。他們甚至在計劃擴建的土地上露營紮寨,迫使特斯拉停止擴建工程。而這一次,環保恐怖組織「火山組織」則讓特斯拉超級工廠徹底停擺了下來。
雖然事件發生之後,從地方政府到德國聯邦政府都發表聲明譴責環保恐怖分子,警方也在抓緊調查這次縱火案件,但是特斯拉所承受的損失和減少的產量卻是無法彌補的。今年年初,因為蘇伊士運河遭受恐怖攻擊而無法通行,特斯拉只能將亞洲的電池繞道運送至德國,柏林超級工廠已經停工過了一次。
Rivian主動放棄工廠項目
電動車企成為當地民眾和環保組織抗議目標,這並不是特斯拉的獨有待遇,他們的競爭對手也是如此。無論是德國,還是美國或加拿大,電動車工廠計畫都成為了當地民眾和環保人士的質疑對象。
上週四,特斯拉在美國的競爭對手Rivian發表了兩款新的SUV車型R2和R3,計劃在2026年上市。有別於先前售價高達7.5萬美元的R1,這兩款車型起售定價大幅下調至4.5萬美元和3.7萬美元,進入了大眾市場,也將成為特斯拉Model 3和Y的主要競爭者。
Rivian在2021年上市之初曾經達到1530億美元的巔峰市值,甚至遠遠超過了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但隨後Rivian與Lucid等其他美國新勢力一道股價暴跌,市值縮水了超過九成。此次新車發表後,Rivian股價大幅上漲,目前市值也只有125億美元。
在新車發表會上,Rivian CEO斯卡林奇(RJ Scaringe)也令人驚訝地宣布,這兩款新車型會轉移到2021年開工的伊利諾州諾爾瑪的工廠生產,而不是先前預定的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工廠。
實際上,Rivian已經無限期擱置了價值50億美元的亞特蘭大工廠計畫。雖然Rivian並沒有直接宣布放棄這項建廠計劃,但也沒有開工的時間表。
當初為了吸引Rivian投資建廠,喬治亞州和地方政府提供了許多至多15億美元的優惠政策,吸引Rivian在當地招募7,500個就業機會。這項優惠條件甚至遠超過德州奧斯汀政府幾年前吸引特斯拉建廠時的待遇。
馬斯克上個月公開表示,Rivian的產品設計並不差,但造車最艱難的部分是達到足夠的產量,帶來正向現金流。馬斯克甚至暗示,如果Rivian無法進行積極調整,改善現金流狀況,可能會在一年半之內破產。
居民起訴政府趕走工廠
這次Rivian無限期擱置佔地8.7平方公里的亞特蘭大工廠項目,將為這家公司節省高達22.5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對於一家現金流非常吃緊的電動車小型企業來說,這筆資金的節省至關重要。
節省資本支出固然是放棄喬治亞州工廠的主要目的,但是當地居民和環保人士的反對,也是促使Rivian高層下定決心擱置計畫的重要因素,他們或許也厭煩了被工廠當地居民抗議的場景。
實際上,喬治亞州一直是美國汽車工業在東部的首選建廠地。在Rivian建廠之前,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都在這裡建有工廠,但在金融危機期間關閉了,起亞汽車也在這裡建有工廠,目前還在運作。現代汽車也在去年宣布投資55.4億美元新建一個汽車工廠。
但是Rivian的工廠計畫從2021年立項開始,就遭到了當地居民的強烈抵制。他們反對這項計畫的主要原因與柏林居民基本相近,因為工廠選址之處是當地居民主要的飲用水來源,居民擔心電動車生產電池會污染當地的地下水,危害他們的健康。
一個叫「我們社區反對Rivian工廠」的組織表示,他們並不是反對電動車,但他們更擔心工廠給當地民眾帶來的影響,一方面是可能的污染問題,另一方面是7500人的工廠勢必會帶來大量的外來工人,也會徹底改變原先只有兩萬人的小城生活。
從2022年初開始,當地一些環保組織就開始不斷發動居民,透過不斷抗議、起訴政府以及施壓議員的方式,在過去一年半時間,一直試圖阻止Rivian工廠開工。
當地居民透過起訴政府,要求喬治亞法庭撤銷當地政府給予Rivian的稅項減免。如果上訴成功,這意味著Rivian就失去了在此地建廠的動力。去年秋天,喬治亞州地區法庭拒絕了居民的訴求,但他們又再次提出上訴。今年夏天,喬治亞州上訴法庭將在決定地方政府給予Rivian價值7億美元的地稅減免措施是否合法。
選民也利用了當地的選舉情勢。因為RIvian工廠是佐治亞州共和黨州長坎普(Brian Kemp)的招商引資政績,而他的競選對手前美國聯邦參議員普渡(David Perdue)則公開認可民眾對Rivian工廠項目的反對聲音,希望拿到Rivian工廠所在地民眾的選票。
電池工廠成為環保組織目標
除了德國和美國,其他國家也有許多當地民眾反對興建電動車工廠的案例。今年年初,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婁的當地居民和環保人士連續進行抗議,並且起訴政府,試圖希望阻止瑞典企業Northvolt在蒙特婁郊區投資70億美元的電動車電池工廠。
加拿大政府正試圖招商引資,將自己打造成全球新能源的發展中心。魁北克當地政府去年上調了對鋰電池工廠進行獨立環保評估的標準,成功吸引了Northvolt在當地興建年產能5.6萬噸的電動車電池工廠。
但這項計畫遭到了當地居民的質疑與抵制。當地民眾和環保人士擔心Northvolt電池工廠計畫會對當地生態帶來災難性後果,因為這意味著大片森林和濕地會被平整。他們甚至成群結隊阻止Northvolt工廠的施工隊,用鐵釘鐵塊破壞施工車輛,試圖用最原始的人工方式阻止開工。
雖然Northvolt承諾未來將種2.4棵樹,來彌補工廠工程必須砍伐的8730棵樹,但環保人士卻認為,森林一旦砍伐,生態環境也會就此改變,這是人工造林無法彌補的損失。而他們的生態訴訟也在進行中,魁北克法庭將在今年給予判決。
在匈牙利,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投資73億歐元的電池工廠計畫也在去年遭到當地民眾的抗議。雖然這個工廠可以解決9000人的就業崗位,但是小鎮德布勒森的居民卻並不高興。他們同樣擔憂電池生產可能會污染當地的水源,巨型工廠帶來的外來工人會徹底改變當地農民的生活方式。
實際上,在歐洲和北美,幾乎所有大型工廠項目都有可能遭到當地居民和環保人士的抗議,雖然政府希望招商引資解決就業,但當地居民考慮更多的是環保生態以及他們傳統的生活方式。
相較於傳統汽車工廠,新能源電池工廠似乎更受到環保人士的質疑,也更容易成為他們的眼中釘。生產電動車和電池需要大量的礦物原料,無論是開採還是生產,在極端環保組織的眼中都會為當地生態帶來不可彌補的破壞。他們也不相信電動車企提供的環保評估報告。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帕特塞夫(Sergey Paltsev)先前對這種現象評論說,“轉型新能源並不是完全沒有代價的。但這總比我們繼續留在化石燃料時代要危害更小。”
但不可避免,隨著電動車成為全球出行主流,還會有更多的電動車和電池工廠項目,未來或許還會不斷遭到當地民眾的抗議與起訴,甚至是極端環保人士的蓄意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