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AGI時間表疑似洩露神秘模型Q*細節曝光GPT-5或推遲發布
馬斯克的一紙訴狀再次將OpenAI 推上風口浪尖,或許還把GPT-5 的發佈時間推遲了。具體詳情可回顧先前的文章,這場官司的焦點主要歸納為以下幾個面向:
OpenAI 的開源承諾和實際行動之間的衝突:
OpenAI 與微軟的合作是否背離了其最初的開源原則
OpenAI 的治理結構和決策過程,特別是與AGI 相關的發展
開源和閉源的較量
身為共同創辦人,馬斯克在OpenAI 創立之初,便致力於打造一個開放的人工智慧研究機構,推動科技的透明度和共享,確保人工智慧的進步能夠惠及全人類。
他曾在訪談中透露,OpenAI 的名字是他所起,並強調自己在招募關鍵科學家和工程師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紐約時報》報道,在Google 收購DeepMind 後,雖然馬斯克憑藉投資大賺了一筆,但他並不希望AI 被Google 這樣的大型公司所控制。
因此,馬斯克在2015 年聯合他的前PayPal 夥伴以及其他投資者承諾向OpenAI 這個項目投入10 億美元,並讓當時30 歲的Sam Altman 協助營運。為了啟動這個項目,他們甚至從Google 挖了Ilya Sutskever。
在照片的角落裡,你甚至還能發現頭髮還很茂密的Ilya。
將時間撥回上個月,馬斯克還在X 平台上分享了多張OpenAI 早期的珍貴照片,記錄了英偉達CEO 黃仁勳在2016 年向馬斯克和OpenAI 捐贈首台DGX-1 AI 系統的場景。
To Elon & the OpenAI Team! To the future of computing and humanity. I present you the World’s First DGX-1!
致埃隆和OpenAI 團隊!致計算和人類的未來。我為你們呈上全球首台DGX-1!
訴訟文件還詳細列出了他在OpenAI 起步階段的財務支持,在2016 年至2020 年間總計捐贈超過4400 萬美元,並成為當時最大的捐贈者。
起訴風波發酵之後,迅速捲起了輿論風暴,不少贊成馬斯克的網友們紛紛成為了馬斯克的忠實粉絲,而反對者則紛紛發聲,不乏“格局小了”等批評言論。
但隨著馬斯克公開一份秘密的“電子郵件”,輿論的風向標開始迅速調轉。
這封郵件是在OpenAI 成立前夕,馬斯克於2015 年6 月發給Sam Altman 的,內容涉及了OpenAI 的使命、團隊規模、治理結構、技術所有權、研究人員的回報以及監管信函的發布策略。同時郵件中提到的內容也與OpenAI 現在官網上的宗旨相呼應。
1. 我們的使命是創造首個通用人工智慧,並將其用於增強個人能力,即創建一個看似最安全的分散式未來版本。更廣泛地說,安全性應該是我們的首要考慮。
2. 我認為我們最好從一個7 到10 人的小團隊開始,並計劃從此基礎上擴大。我們在Mountain View 有一棟額外的建築,可以供他們使用。
3. 關於治理結構,我建議我們起初由5人組成,包括你、[空白]、[空白]、[空白]和我。科技歸基金會所有,旨在「造福世界」。對於如何應用這些技術的不明確情況,由我們五人做出決定。
研究人員將獲得重大的財務回報,但這與他們的研發成果無關,這可以避免一些利益衝突(我們會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並透過YC 股權分享增值收益)。我們將持續討論哪些成果要公開,哪些不該公開。我們計劃最終找人來負責團隊,但這個人最好不要參與治理委員會。
4. 除了參與治理,你是否還會以其他方式參與?我認為這對於確保工作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吸引頂尖人才非常重要。理想情況下,你能定期來訪,每月或根據需要與他們討論進度。我們通常稱這種有限參與YC 的人為「兼職合夥人」(例如,我們和Peter Thiei 就是這樣合作的,雖然他現在參與得非常深入),但我們可以根據你的偏好來命名。即使你實際上沒有太多時間參與,但如果你能公開表示支持,也將極大助力於團隊的招募工作。
5. 關於監管信函,我認為最好的策略是等到這個計畫啟動後再發布,屆時我可以附上一條訊息,例如「現在我們已經開始這項工作,我深入思考了世界為了安全需要設定的限制。」我完全尊重你選擇不作為簽名人。我也相信,一旦信件發布,會有更多人願意支持我們的立場。
儘管曝光郵件的行為引發了一些爭議,但這封郵件無疑將馬斯克置於道德的製高點上。
被「傷透了心的」的馬斯克不僅要求賠償,更關鍵的是質疑OpenAI 不夠Open,要求恢復開源的狀態。在他眼中,在Altman 帶領下的OpenAI 成為微軟旗下的“閉源子公司”,是對成立初衷的“背叛”。
更何況,自詡Open 的OpenAI 最近似乎也越來越封閉了。
今年1 月,《連線》雜誌注意到OpenAI 在透明度方面就有所降低。自成立之初,OpenAI 一直對外承諾開放其內部文件。
然而,當《連線》雜誌試圖取得這些文件時遭到了OpenAI 的拒絕,後者解釋稱,根據2022 年起的新政策,OpenAI 將不再對外公佈除必要資訊之外的內部資料。
同時,截然相反的是,譬如Meta 的LLaMA、 AI 界開源黑馬Mistral AI 等開源模型的發展卻如火如荼。相較之下,OpenAI 的閉源做法顯得特別突出,一度成為了口誅筆伐的對象。
作為開源理念的擁躉,圖靈獎得主Yann Le Cun 也曾多次批評OpenAI,此前的採訪中,在之前的訪談中,他與馬斯克一樣,公開表達了對OpenAI 的不滿,認為儘管OpenAI 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但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微軟的合約研究機構。
他進一步強調,OpenAI 已經“不再開放”,並預測OpenAI 不會成為第一個實現通用人工智慧AGI 的公司。
除了外部的批評,OpenAI 的資深員工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前OpenAI 開發者關係主管Lenny Rachitsky 在一連串風波之中發布了一條耐人尋味的推文:“開源人工智慧對開發者、企業和整個人類社會都是有益的。”
隨後他解釋說:「這並不是批評那些不開放原始碼的公司。這並不意味著開源人工智慧模型沒有潛在風險。開放性是一個範圍,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並不是我立場的轉變,我在職業生涯早期就投身於開源工作。”
微妙的是,馬斯克旗下的xAI 團隊即將發布GroK 1.5。如今,無論馬斯克的動機是為了人類還是個人利益,他現在起訴OpenAI,更像是一場關於安全和開源的宮斗大戲的重演。
通往AGI 之路,還有五年?
訴訟文件有一個論點格外顯眼,就是馬斯克認為GPT-4 已經具備AGI 的雛形。而對於AGI 的到來日期,AI 業界的大佬們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例如,在人工智慧部落格節目上,DeepMind 聯合創始人兼CEO Demis Hassabis 則表示:“如果我們在未來十年內擁有類似AGI 的系統,我不會感到驚訝。”
近日,英偉達創辦人黃仁勳在史丹佛經濟政策研究高峰會上表示,AGI 的實現時間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目標的定義。如果定義是通過人類測試的能力,那麼這一目標可能在五年內實現。
作為目前最接近AGI 的OpenAI,一份疑似內部人士洩漏的文件顯示,他們的目標則是在2027 年內實現AGI。
OpenAI 在2022 年8 月開始訓練一個擁有125 兆參數的多模態模型。第一階段稱為Arrakis 或Q*。該模型在2023 年12 月完成訓練,但由於高推理成本過高而取消發布。
Gobi(GPT-4.5)被重新命名為GPT-5,因為原計劃在2025 年發布的GPT-5 已被取消。Q* 的下一階段原計劃為GPT-6,後來更名為GPT-7(計劃在2026 年發布),但因馬斯克的訴訟而被擱置。
GPT-8 則計劃在2027 年發布,旨在實現完全的AGI。
Q* 2023 = IQ 達到48
Q* 2024 = IQ 達到96(延遲)
Q* 2025 = IQ 達到145(延遲)
這份長達53 頁的文件指出,參數類似於生物大腦中的突觸,是神經元之間的鏈接,人類大腦中的突觸數量大約為100 萬億個,而AI 模型的性能似乎可以通過參數數量來預測。大約100 兆參數的規模被認為足以達到人腦的水平。
文件中還提到了OpenAI 的新策略———Chinchilla 縮放定律,它表明即使模型參數數量不是最優的,但透過在更多數據上進行訓練,性能可以輕鬆超越人類水平,而OpenAI 正在將這一縮放定律應用於Q* 模型的訓練。
附上檔案位址: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xlRDbMUDE41XPzwStAGyAVEP8qA9Tna7/view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文件列舉的資料詳實,但其真實性尚未得到驗證,僅作參考。
身為這次輿論漩渦中心的主角,Sam Altman 最近曾表示,GPT-5 將實現指數級的飛躍,人類距離實現AGI(通用人工智慧)已近在咫尺,我們即將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的到來。
然而,在面對這次訴訟事件中,Altman 一直保持著沉默。直到昨天,他才意味深長地連發了兩則推文:
颶風已經愈來愈猛烈,但風暴中心卻仍保持著平靜。
這一切都發生過,這一切都還會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