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話到現實:科學家發現喀拉拉邦河流中隱藏的黿天堂
生物學家在印度南部的保育活動中發現了一個亞洲巨鱉(又稱黿)繁殖群。當地社區提供了重要的知識,從而首次在印度發現了一種極為罕見的巨鱉物種的築巢證據和繁殖種群。亞洲巨鱉(Pelochelys cantorii)原產於南亞和東南亞的河流中。該物種因其稀有性和隱蔽性而聞名,長期以來一直是保護主義者癡迷和關注的對象。
印度喀拉拉邦Chandragiri 河沿岸拍攝的亞洲巨鱉幼體。圖片來源:Ayushi Jain
棲息地的破壞使其從大部分環境中消失。當地人也大量捕捉它們作為肉食,漁民也經常用漁具捕捉它們並將其殺死。
目前,淡水龜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CR),其數量正在不斷減少。
為了探索這個物種的蹤跡,一個保育小組向生活在它們棲息地的人們求助,他們來到了喀拉拉邦鬱鬱蔥蔥的錢德拉吉里河畔。
透過與當地村民交談,該小組系統地記錄了亞洲巨鱉的出沒情況,並讓社區參與保護工作。
沿著印度喀拉拉邦Chandragiri 河拍攝的亞洲巨鱉(Pelochelys cantorii)。圖片來源:Ayushi Jain
這項工作首次記錄了一隻磁性巨鱉築巢的情況,並從被水淹沒的巢中救出了鱉蛋。孵出的幼鱉後來放歸河中。
這項發表在《羚羊》雜誌上的研究由來自英國朴茨茅斯大學和倫敦動物學會、邁阿密大學、德國森肯貝格自然研究協會動物學博物館、美國佛羅裡達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印度野生動物研究所的保護專家領導。
通訊作者、朴茨茅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弗朗索瓦斯-卡巴達-布蘭科博士說:”多年來,在印度熙熙攘攘的生物多樣性背景下,亞洲巨鱉的存在幾乎無聲無息。 “
Ayushi Jai 採訪當地社區成員。資料來源:Akshay V Anan
「在使用傳統的生態調查方法進行了幾次追蹤未果後,我們採取了一種不同的方法,即利用當地的知識。Ayushi Jain 帶領的團隊能夠真正有效地與社區互動,以至於他們分享了歷史上的目擊故事,提供了當前發生的線索,甚至幫助現場釋放了意外捕獲的副漁獲物。”
Ayushi 的團隊目前正在努力建立一個社區孵化場和苗圃。
倫敦動物學會”生存邊緣計劃”的Ayushi Jain 補充說:”透過入戶訪談和建立當地警報網絡,我們不僅傾聽,還學到了知識。社區的參與意願構成了我們項目的支柱,讓我們記錄下的不只是海龜一閃而過的身影,而是一個繁殖種群的證據–這一發現改寫了人們對一個被認為正在從印度水域消失的物種的看法。”
論文稱,這些發現的意義強調了當地知識在保育科學中的寶貴作用–在尋求了解和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的過程中,當地知識與任何衛星標籤或相機陷阱一樣重要。
警報網路的建立代表了該領域的一種開創性方法,透過社區參與可以即時了解情況並立即採取行動,從而為喀拉拉邦的野生動物保護鋪平道路,使其成為一種反應更迅速、更具包容性的模式。
卡巴達-布蘭科博士補充說:”將傳統智慧與科學探索相結合,無疑能為保護亞洲巨鱉指明前進的道路。”
“我們的研究講述的是重新發現的故事,是在河流及其居民講述的故事中尋找希望的故事,也是為未來奠定基礎的故事,在未來,這一壯麗的物種可以茁壯成長,而不僅僅是苟延殘喘”。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