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WC體驗AI Pin:不會取代手機但點燃了AI硬體之火
又是被AI 轟炸的一週。除了蘋果「放棄造車」的大消息,這週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還是集中在MWC24 大會上,在巴塞隆納現場的雷科技報道團也帶來了全方位一線報道,您可以在雷科技網站或微信點擊“MWC·現場”回顧所有內容。
和之前預料的差不多,AI 成了這屆MWC 大會的重中之重,各式各樣圍繞AI 進行設計和產品定義的硬體設備,更是現場最受關注的品類之一,甚至就連在場外,蘋果放棄造車據傳也是因為戰略重心轉向AI。
但說回AI 相關硬件,除了AI 手機、AI PC,過去一年最受關注和期待的產品應該就是以AI Pin、rabbit r1 為代表的獨立AI 終端,按照計劃,它們都將在今年3 月、 4 月正式出貨-在宣布放棄傳統智慧型手機新專案All in AI時,魅族曾提到這兩款AI新物種,不過魅族認為這兩款AI新物種都不夠完美,因此魅族要做更好的AI終端。2月29日晚間魅族將新發表的魅族21 Pro定義為「AI入場券」。
那麼AI Pin、rabbit r1體驗到底如何?1月,雷科技CES報道團曾深入聊過rabbit r1 這款全新形態的產品,而在本次MWC 現場,我的同事「一位天明」就在高通展台體驗了聽聞已久AI Pin,結合他的分享,我們對AI Pin 這款產品有了新的認識。
掛在胸前的AI 助理,還長了“眼睛”
了解AI Pin 的讀者應該知道,AI Pin 是一款沒有螢幕的獨立穿戴設備,搭載了高通驍龍八核心晶片,透過eSIM 支援網路連接,不依賴手機或其他個人終端,將語音作為核心的互動方式,但其實也支援雷射投射、手勢以及觸控(機身表面)三種互動。
不過總的來說,AI Pin 最主要的使用方式還是「對話」。就像手機或智慧音箱上接入大模型的AI 助理一樣,用戶可以問各種問題來獲取所需信息,還支援50 種語言的即時翻譯,可以將用戶的語言即時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或是將他人的語言翻譯成使用者的母語。
圖片來源:Humane
AI Pin 雖然沒有螢幕,但也是有圖形使用者介面。當用戶需要查看資訊的時候,AI Pin 可以透過內建的單色雷射投射到手掌上瀏覽,同時支援手勢交互,透過手指的點按進行導航。The Verge 記者也指出,AI Pin 的手勢比他想像得更加流暢和靈敏。
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受益於AI Pin 對視覺大模型的關注。AI Pin 搭載了一顆廣角攝像頭,當然不是為了拍照,核心是成為AI Pin 的“眼睛”,並利用大模型了解攝像頭捕捉的畫面,比如在MWC 現場就能“看到”這是一個人聲鼎沸的會場,或是對面人的穿著打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I Pin 的穿戴設計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之一。打造AI Pin 的Humane 公司之所以將其設計成掛在胸前的設備,核心還是為了讓AI Pin 擁有更接近用戶第一人稱視角,可以「觀察」用戶看到的現實世界。
這也是很多人對於AI Pin 最期待的地方。
回想一下,OpenAI 去年發布GPT-4 的時候,就特意演示過讓GPT-4 透過照片了解冰箱裡的“材料”,並以此給出一份合適的食譜。理論上,透過影片獲得的資訊密度遠高於照片,而“看我所看”的AI Pin,確實有潛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AI 助理”,一個能看不能動的“具身智能”。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AI Pin面臨不少挑戰
AI Pin也不是第一款想透過機器視覺技術來解決人機互動問題的設備,早在2012年Google就推出了Glass,後來國內的百度跟著做了一款智能眼鏡百度Eye,它們當時的故事是視覺搜索,用戶戴著眼鏡就能“指哪打哪”,然而受限於硬體算力、深度學習演算法的智能水平、續航以及網絡,智能眼鏡並未取得成功,成了先烈,不過,它們在這一階段的探索也為後來的AR眼鏡等相對成熟的品類奠定了基礎。
圖片來源:Google Glass
大模型時代AGI(通用型人工智慧)有了更強的感知能力,同時也具備了理解與模擬真實世界的能力,基於此擁有真正的認知能力。在此基礎上,AI硬體被寄予厚望,AI Pin也是希冀用新一代AGI技術來實現Google、百度們探索失敗的智慧視覺互動。
圖片來源:Open AI Sora
然而,目前視覺大模型方面的技術還難以支撐識別萬物,AI Pin 透過攝影機了解到的現實世界資訊還很有限,視覺互動在短期內很難做到完全可用。
續航也是一個問題。AI Pin 採用了分離式的設計,由一個AI Pin 本體和一個透過磁鐵連接的無線充電寶(他們叫做Battery Boost)組成,Humane 公司還專門設計了熱更換的電池以延長續航時間,但就算是總的續航時間,也停留在「輕度負載能堅持大半天」的水平。
而這還是建立在少用或不用雷射投射的基礎上,畢竟雷射在這樣一個小型設備上確實是非常耗電的。
還存在算力的問題。據雷科技了解,AI Pin 採用了混合模型,設備本身的算力極其有限,端側模型只用來處理語音識別以及基本操作等需要快速響應的請求,更多的處理還是交給雲端模型進行處理。但雲端處理必然涉及連接和延遲問題,還要再加上模型生成的時間,在MWC 現場的演示中,AI Pin 往往需要等待好幾秒鐘才能給出回應。
對於語音互動來說,無疑是很糟糕的體驗。更何況,語音互動還存在嚴重的局限性,而網友當年對錘子TNT 的群嘲都還歷歷在目。
目前,AI硬體的重點攻克方向就是端側算力的提升,除了給終端組裝更強大的AI晶片外,在MWC24上聯發科甚至展示了「多設備共享算力」技術——即讓A設備可將閒置算力共享給B設備來進行大模型等巨量計算,然而這樣的計算模式又需要新的邊緣側網路技術的支持,有挑戰,也有機會。
不可能取代手機,點燃了AI硬體的星星之火
「手機能做的,AI Pin 都能做。」Humane 的工作人員在現場講解時提到,AI Pin 的終極目標是取代手機。
但AI Pin 真的可能取代手機成為下一代的個人運算平台嗎?恐怕沒有多少人相信,不管是在現場的雷科技編輯,還是The Verge、DIgital Camera World 在內的媒體明確指出自己的質疑,包括語音交互的局限性,算力、隱私與體驗之間的權衡,以及大量具體到產品體驗的實際問題。
更何況,這是一款售價高達699 美元(約合人民幣5029 元)起的設備,有網友就吐槽得好,“有這錢為什麼不換個好點的手機。”
事實上也是,AI Pin 能做的,理論上都能透過手機做到,考慮到更強大的算力、螢幕和軟體生態,手機大概率會做得更好,這也是包括rabbit r1 在內所有獨立AI 終端機所面臨的挑戰。
不過也要承認的是,受限於設計和形態,手機很難像AI Pin 一樣掛在胸前,很方便就能讓機器“觀察世界,回答一切”,這其實也是可穿戴計算設備一直備受追捧的一個重要原因,單單是從口袋拿出→ 解鎖→ 呼出相應界面,這幾步就能製造足夠的“摩擦”,勸退用戶隨時隨地“召喚”AI 助理。
從這個角度來看,手機相比AI Pin 或者Vision Pro 這類穿戴裝置確實有天然的問題。所以AI Pin 的成功或失敗其實不重要,更關鍵的問題可能是:
穿戴式的AI 終端能不能在手機全面AI 化的未來找到生存的空間,甚至在科技的進一步突破之後,成為下一代個人運算平台?
這當然還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但可以相信,一定會有人和廠商繼續沿著這條路進行探索,而AI Pin 正是這樣的一次探索,哪怕AI Pin像Google Glass一樣一敗塗地,但它至少點燃了一團AI硬體的星星之火,包括榮耀、OPPO、三星、魅族、小度、Rabbit在內的越來越多廠商正在AI硬體的路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