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城將迎來「零日」:將用光最後一滴水
在黑市裡,一大桶水售價高達100美金,送水的車輛比運鈔車投入的警力還要多,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全球最大的城市之一——墨西哥城。墨西哥城是墨西哥的首都,是全球少數人口超過2,000萬的城市之一,然而最新的預測數據顯示,墨西哥城最快將在今年6月26日迎來所謂的「零日」。
「零日」指的是城市供水系統完全枯竭,它無法為居民提供一滴飲用水,工廠也無法開工,城市將因此陷入崩潰危機。
墨西哥被一些機構認為是全球最有可能引來「零日」的11個城市之一,他們的淡水資源一直嚴重稀缺。
但是,這樣一個大城市怎麼走到今天的地步呢,還有其它大城市會不會出現相似的問題呢?
古墨西哥城
為什麼墨西哥城會嚴重缺水?
墨西哥之所以會嚴重的缺水,總結起來就是,城市過度擴張,導致城市的水供量應已經遠遠超過了需求量,水資源的天然儲存系統也因為過度開發被破壞,而氣候變遷讓問題變得更嚴峻。
墨西哥城自古就是中美洲繁華的都市,古代阿茲特克人在此建立了城市,不過古代的墨西哥城建在特斯科科湖的一個島嶼上,四周是被淡水湖包圍的,阿茲特克人只修了一些人工運河,並沒有去破壞原有的湖泊。
16世紀西班牙人佔領該城市之後,把原有的湖泊抽乾了,運河填平了,重新建造了墨西哥城,因為他們覺得這些湖泊是阻擋城市擴建的障礙。
墨西哥城在西班牙人的運作下變得越來越繁榮,成為全球最大的城市之一,而繁榮自然帶來了資源的過度開發,墨西哥城水資源問題從上個世紀就已經展現出來。
由於淡水湖泊的消失,墨西哥城失去了地表水來源,大部分用水都來自地下蓄水層——大約佔了60%,而蓄水層的抽取導致了另一個問題——城市沉降。
城市沉降對一些沿海城市來說可能意味著它會被海水倒灌,但對於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墨西哥城來說不會是這樣,沉降對墨西哥城的影響是讓它失去地下蓄水能力。
隨著地下水的抽取,本來就緊密堆積的地下礦土會被進一步壓實,最終結果自然就是暴雨帶來的水更難滲透到蓄水層中儲存。
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因為水無法很好的補充蓄水層,這會讓墨西哥沉降得越來越厲害,越來越難儲水。
也因為如此,即便墨西哥城在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禁止了城市中心所有的地下水開採活動,但是如今城依然以每年0.5公尺的速度下沉。
現在,墨西哥城的主要用水已經轉向周邊——透過水利工程從遙遠的周邊取得水資源。2021年的時候,一項研究聲稱墨西哥城儲存容量沒有大幅恢復的希望,所以從週邊取水的只會更加瘋狂,成本也將變得越來越高昂。
氣候變遷讓事情更嚴重
其實,墨西哥城缺水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長期以來,整個城市20%的人一天中只有一小部分時間有機會使用水龍頭。
但今年特別嚴重,水利專家認為這和氣候變遷有關係,因為氣候變遷改變了降雨和氣溫模式。
2023年總降水量比過去30年平均值少了25%,2024年到目前為止也遭受嚴重的乾旱,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就是因為氣候變化,雨帶發生了變化有關係。
而且,由於今年的聖嬰現象,導致整個拉丁美洲氣溫升高,嚴重的熱浪天氣讓本就缺水的墨西哥城更加缺水了。
墨西哥城的雨季要到五六月才開始,但目前看來,那裡的供水系統不一定能等到雨季,另外,就算今年不會出現“零日”,未來也不容樂觀。
大部分城市都面臨類似的問題
其實,墨西哥城只是一個極端例子,目前全世界幾乎所有城市都面臨水資源供應問題,特別是大城市情況都不樂觀。
2014年的時候,一項針對全球500個最大城市的調查統計,當時就已經有四分之一的城市處於缺水狀態。
城市的擴張往往會破壞地質結構,以及原本那些擁有儲水能力的沼澤區域通常也會和墨西哥城一樣被填平——平時城市裡一暴雨就出現洪澇的區域以前通常就是沼澤。
簡單地說,只要我們擴張,城市的儲水能力就會出現問題,這對那些降雨本身就不是很豐富的地區不是好消息。
當然,許多城市並不太依賴地下的儲水,許多大城市主要靠的是地表水──這些水包括江河湖泊,以及融雪。
但是,依賴地表水的城市也面臨用水問題,例如東京,70%的用水來自地表,但它同樣也是全球最有可能耗盡飲用水的11個城市之一。
原因很簡單,依賴地表水的城市通常面臨降雨不均勻的問題,東京一年的降雨量基本上集中在4個月內,東京為此至少建造了750座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統。
降雨不均勻的問題會被氣候變遷加劇,雨水模式的改變要么讓城市變得更旱,要么是更澇,很少能變得更好的,因為我們的城市通常是建造在非常適合居住的地方,這些地方原本是風調雨順的。
最後
以前看過一個說法,說多少年後飲用水會比石油更值錢,這種說法可能有點危言聳聽,但可利用的淡水資源變得越來越緊張是必然。
儘管地球表面大約70%被水覆蓋,但是淡水只有3%左右,而且其中的68%都是在冰川中,真正能夠被利用的淡水比想像得要少,加上無節制的開發和污染,可以說淡水資源確實岌岌可危。
根據聯合國認可的預測,由於氣候變遷、人類活動和人口成長的共同作用,到2030年,全球淡水需求將超過供應量40%,估計到時更多人會面臨用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