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晶片進口額大跌15.4% 原因何在?
根據海關總署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中國積體電路進口數量為4,795.6億顆,較去年同期減少10.8%,金額為2,4590.7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0.6%。不過,進口金額如果以美元計,將是3,490億美元,與2022年相比大跌15.4%。
此外,2023年中國進口的二極體和類似半導體組件(普通商品晶片的代表)的數量也大幅下降了23.8%至4529.6億顆,進口金額較去年同期下滑23.8%至1,658.1億元。
雖然由於全球經濟疲軟,2023年全球晶片市場也出現了11%的年減至5,330 億美元,但中國的晶片進口額(以美元計)下滑幅度更大。
就具體原因來看,芯智訊認為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大因素:
首先,2023年全球經濟恢復相對較緩以及中國通貨緊縮,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
在這一背景之下,國內消費者對於許多非必須的電子產品消費意願受到了抑制,這也導致了對半導體的需求減少。
其次,由於中美貿易戰及一些廠商出於供應鏈分散化考慮,開始加大了對於印度、越南等地的電子製造業的投資,將部分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等產品的製造放到了這些地區,這也導致了中國電子製造業對於進口晶片需求較去年進一步的減少。
這裡要指出的是,部分海外廠商將由中國廠商自主設計的並交由國內晶圓廠代工生產的晶片排除在外。
第三,美國2022年10月推出的高效能運算晶片的出口限制,中國無法進口尖端的高效能晶片,即便是隨後英偉達推出了針對中國市場修改的降配版AI晶片(包括A100/A800等) ,美國在2023年10月出台的新的限制規則也對其進行了限制。這些無疑也是導致中國晶片進口額減少的重要因素。
可以作為佐證的一個數據是,2023年中國進口晶片以美元計的進口金額下滑了15.4%,但進口的晶片總量僅下滑了10.8%,這反應了高價值的晶片進口減少。
第四,由於美國對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的限制,也進一步刺激了中國廠商對於自體半導體供應鏈安全的考量,加大了國內半導體供應鏈的採用比例。
例如一些國產晶片設計廠商開始將更多的晶片交由國內的晶圓代工廠生產,一些終端廠商也開始更多的採用國產晶片。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中國進口晶片數量和金額的減少。
這裡要指出的是,中國進口的晶片包括了由中國廠商自主設計的但交由海外晶圓廠代工生產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