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披露「震網」的背後細節透過水泵進入伊朗核設施開發成本10~20億美元
2010 年被發現的震網蠕蟲病毒(Stuxnet) 震驚了全世界,這個蠕蟲病毒最初是白俄羅斯安全公司VirusBlokAda 發現的,Stuxnet 這個名稱也是從病毒程式碼裡的關鍵字來取的。震網病毒曾被譽為是史上最強的病毒,這個蠕蟲病毒也是首個已知的、面向工業控制系統的蠕蟲病毒,其利用西門子開發的控制系統重的漏洞感染數據採集和監控系統,還能夠向可程式邏輯控制器寫入程式碼並隱藏自身。
在2012 年美國官員已經承認震網病毒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 在以色列資助下開發的,主要目的就是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當然震網病毒最終也達成了目的。

CIA 發展的間諜:
荷蘭大眾日報花了兩年時間對震網背後的細節進行了調查,調查算是填補了先前震網病毒如何進入伊朗核設施的空白。
調查顯示,2005 年,當時36 歲的荷蘭公民Erik van Sabben 在杜拜的一家重型運輸公司工作,之後美國和以色列情報機構向荷蘭情報和安全總局尋求協助,進而找上了van Sabben。
荷蘭情報和安全總局甚至也是秘密進行這件事的,他們沒有將其通知荷蘭政府,荷蘭政府一直被蒙在鼓裡。
van Sabben 有技術背景,在伊朗做生意、還娶了一名伊朗女子,這些條件讓美國和以色列情報機構認為van Sabben 是最佳人選,因此招募了van Sabben 作為間諜用來植入震網病毒。
透過水泵植入病毒:
在成功招募van Sabben 後,這位荷蘭人按照指示將震網病毒植入到伊朗伊斯法罕納坦茲核電廠中安裝的水泵中,目前尚不清楚van Sabben 是否知曉自己在做什麼,但他的家人稱,當震網病毒被曝光時他似乎感到驚慌失措。
在震網病毒襲擊的兩週後,van Sabben 在阿聯酋因摩托車事故去世。
至於是否真的透過水泵植入的病毒目前還不清楚,時任CIA 局長同意接受採訪,但因為震網相關的行動仍屬於機密,因此他無法確認。
另一名研究人員在震網病毒曝光後進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水泵無法攜帶震網病毒的副本。
至於當時CIA 局長聲稱震網病毒開發成本在10~20 億美元的說法,卡巴斯基前研究人員對此表示懷疑,他認為CIA 誇大了開發成本。
之後呢?
震網病毒經由水泵(假如是真的) 滲透到伊朗核設施後,就逐漸開始傳播,由於核設施並未聯網,所以病毒最初主要是透過U 盤和其他可移動磁碟傳播的。
隨著病毒的傳播,開始有一般民眾的PC 也被感染,於是震網病毒開始連網了,然後大約感染了伊朗60% 的電腦。
在全球應該也感染了相當多的電腦,不過震網病毒預設了條件,對於不是目標國家的PC,感染後也不會有任何動作,但會繼續透過這台PC 當做據點來橫向傳播,盡可能感染更多PC 進而收集更多有用資料或破壞。
震網病毒的最終結果算是成功的,因為CIA 和以色列成功透過震網病毒影響了伊朗鈾濃縮設備的正常工作,拖慢了伊朗的研究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