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好奇號火星車發回縮時影片捕捉紅色星球的黎明到黃昏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好奇號漫遊車在火星上錄製了兩段延時視頻,展示了它在火星地形上移動的影子。這些影片是在通訊受限的情況下拍攝的,重點展示了漫遊車相機的技術方面,並讓人們深入了解好奇號正在執行的任務和所取得的探索成果。
漫遊車拍攝的影片顯示,在好奇號停留的12小時裡,它的影子在火星表面移動。
當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不移動時,它可以很好地充當日晷,這可以從火星車11月8日錄製並發回的兩段黑白視頻中看到,這一天是好奇號火星車執行任務的第4002個火星日。漫遊車利用黑白危害規避攝影機(Hazcams)捕捉了自己在火星表面移動的影子。
錄製影片的指令是在火星日合開始前傳輸給好奇號的最後一組指令的一部分,日合是指太陽位於地球和火星之間的時期。由於來自太陽的等離子體會幹擾無線電通信,因此在這段時間裡,任務小組會暫停向火星飛船發送指令數週。(這些任務並沒有完全失去聯繫: 在整個會合過程中,它們仍然透過無線電定期發回健康檢查訊息)。
2023 年11 月火星會合期間,美國太空總署的”好奇號”漫遊車在靜止兩週後,使用其前後黑白Hazcam攝影機拍攝了火星一天中的12 個小時。在這些由前部黑白攝影機拍攝的影像中,火星車的影子在火星表面清晰可見。影片來源:NASA/JPL-Caltech
漫遊車駕駛通常依靠好奇號的Hazcam 來發現岩石、斜坡和其他可能有穿越風險的危險。但由於漫遊車的其他活動在會合前被有意縮減,因此團隊決定首次使用危險攝影機記錄12小時的快照,希望能捕捉到雲層或塵埃,從而揭示更多有關火星天氣的資訊。
當影像匯合後傳回地球時,科學家並沒有看到任何值得注意的天氣,但他們合成的這對25幀影片捕捉到了時間的流逝。影片從當地時間上午5:30一直延續到下午5:30,顯示了好奇號的輪廓隨著一天從上午到下午再到傍晚的變化而變化。
第一段影片顯示的是前端Hazcam 的影像,畫面沿著Gediz Vallis(夏普山的一個山谷)向東南方延伸。好奇號自2014年以來一直在攀登這座3英里高(5公里高)的山峰底部,它位於蓋爾隕石坑中。
隨著日出時天空逐漸變亮,漫遊車7 英尺(2 公尺)長的機械手臂的影子向左移動,好奇號的前輪從畫面兩側的黑暗中浮現出來。在左側還可以看到一個安裝在機械手臂肩部的圓形校準目標。工程師們用這個目標來測試阿爾法粒子X 射線光譜儀的準確性,該儀器用於探測火星表面的化學元素。
在白天,前置Hazcam 的自動曝光演算法確定的曝光時間約為三分之一秒。到了晚上,曝光時間會增加到一分鐘以上,導致感測器出現典型的”熱像素”雜訊,在最終影像上顯示為白色的雪花。
在這幅朝蓋爾隕石坑地面拍攝的12 小時延時影片中,好奇號後部的Hazcam 捕捉到了漫遊車背面的陰影。多種因素造成了一些影像偽影,包括一個黑點、太陽扭曲的外觀以及從太陽上延伸出的一排白色像素。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第二段影片顯示的是後方Hazcam 的視圖,它從夏普山的斜坡向西北望去,一直到蓋爾隕石坑的底部。漫遊車的右後輪和好奇號動力系統的影子清晰可見。影片中段左側出現的小黑點(第17 格)是宇宙射線擊中相機感光元件的結果。同樣,影片結尾的強光閃爍和其他噪音也是太空船動力系統的熱量影響Hazcam 影像感測器的結果。
這些影像經過重新投影,以校正Hazcam 的廣角鏡頭。影像上的斑點,尤其是在後置相機的影片中特別明顯,是由於11年來在鏡頭上沉積的火星塵埃造成的。
好奇號”由美國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建造,該實驗室由加州帕薩迪納的加州理工學院管理。噴射推進實驗室代表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太空總署科學任務局領導這項任務。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