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淨能源大騙局: 石油公司在愚弄我們嗎?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是複雜和多方面的。大型石油公司–主要石油公司–是真正從化石燃料轉向更環保的能源,還是僅僅在進行碳信用額度的戰略博弈?京都大學領導的一個全球研究小組首次對這些大型石油公司的轉型和碳抵消戰略進行了探索。為了提高研究的透明度,為該項目創建的數據庫已經公開。
碳抵消項目誇大了其氣候效益,難以兌現其”承諾”–以噸為單位的排放補償。圖片來源:KyotoU Global Comms/Jake Tobiyama
京都大學環境研究研究生院的格雷戈里-特倫切爾(Gregory Trencher)說:”為了衡量各大公司的轉型意圖,我們採用了一些指標來衡量它們逐步淘汰石油和天然氣供應並對所有生命週期內的排放負責的計劃。”他指的是目前的清潔能源投資,這些投資只是補充而非替代化石燃料。
特倫切爾的團隊採用兩級分析法調查了英國石油公司、殼牌石油公司、雪佛龍公司和埃克森美孚公司的行為:
1. 淨零戰略:在涵蓋的排放範圍、縮減化石燃料生產的計劃以及對抵消的依賴方面,各主要公司的2050 年淨零排放計劃有何不同?
2. 抵消行為:利用哪些抵消來實現去碳化和創造利潤?如何將抵消與核心業務活動聯繫起來?
此外,與其他側重於增加清潔能源計劃的研究不同,特倫切爾的團隊對主要公司的抵消行為進行了廣泛分析。在淨零排放的情況下,公司可以從發展中國家的森林保護能源等項目中購買碳信用額度,以宣稱減少了自身的排放量。
研究小組將從各主要公司的年度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和網站上獲得的數據與自願碳市場的抵消數據相結合,通過兩層分析得出了兩個主要結論:
首先,”石油巨頭的淨零排放承諾並不包括擺脫化石燃料的業務模式轉型”,合著者之一、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馬蒂厄-布隆代爾(Mathieu Blondeel)評論道。”石油巨頭們並沒有製定明確的計劃,來抑制碳氫化合物的生產和銷售,並通過依賴碳抵消來實現淨零排放和傳統能源產品的去碳化。”
其次,”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碳抵消的氣候效益值得懷疑”,東北大學的合著者Jusen Asuka補充道,”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碳抵消項目和碳信用額度都是為了避免排放,而不是為了從大氣中實際消除排放”。
這兩項研究結果對大型企業承諾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同時向清潔能源轉型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一個雙重轉型過程,在快速擴大清潔能源規模的同時,逐步縮小碳氫化合物的生產規模,然後將其淘汰。
特倫切爾說:”大型企業往往聲稱,普通化石燃料是碳中和的,它們利用碳抵消快速實現淨零目標,這是有問題的。”他指出,歷史和近期的證據表明,許多碳抵消項目誇大了其氣候效益,無法兌現其承諾的噸對噸排放補償,由於許多信用額度來自年代久遠的避免項目,我們的數據集顯示,許多抵消項目並不支持從大氣中實際清除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