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青銅時代:科學家揭開古老家族體系的秘密
來自烏拉爾南部地區一個墓地的32 人顯示出密切的親屬關係–只有女性來自其他地區。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被古代文明中家庭結構的多樣性所吸引。現在,由美因茨人類學家領導的一個開創性研究項目與一個國際考古學家小組合作,為史前家庭單位的起源和遺傳結構提供了新的視角。
涅普盧耶夫斯基遺址的一具骨架。圖片來源:斯維特拉娜-莎拉波娃
來自美因茨約翰內斯-古騰堡大學(JGU)的研究人員延斯-布洛赫(Jens Blöcher)和約阿希姆-伯格(Joachim Burger)分析了俄羅斯大草原青銅時代一座墓地中一個大家族骸骨的基因組。這座有3800 年曆史的”涅普盧耶夫斯基”墳塚是幾年前發掘的,位於歐亞大陸的交界處。
通過統計基因組學,現在已經破譯了這個社會的家庭和婚姻關係。這項研究是與葉卡捷琳堡和法蘭克福的考古學家合作進行的,並得到了德國研究基金會(DFG)和俄羅斯科學基金會(RSCF)的部分資助。
所調查的庫爾幹(墓塚)是六兄弟及其妻子、子女和孫子的墳墓。據推測,最年長的兄弟與兩位妻子共育有八個子女,其中一位妻子來自東方的亞洲草原地區。其他兄弟沒有一夫多妻的跡象,可能是一夫一妻制,子女人數要少得多。
為了避免污染,史前基因組是在JGU 的特殊潔淨室中重建的。圖片來源:約阿希姆-伯格
史前家庭的迷人縮影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延斯-布洛赫(Jens Blöcher)解釋說:”墓葬遺址提供了一個史前家庭的迷人縮影。值得注意的是,長子兄弟顯然擁有更高的地位,因此有更大的繁殖機會。男性長子的權利對我們來說似乎並不陌生,例如在《舊約全書》中就有記載,而且在歷史上的歐洲貴族中也有記載。”
基因組數據揭示了更多信息。埋葬在庫爾幹的大多數婦女都是移民。而被埋葬兄弟的姐妹則在其他地方找到了新家。該研究的資深作者約阿希姆-伯格(Joachim Burger)解釋說:”女性婚姻的流動性是一種常見的模式,從經濟和進化的角度來看都是合理的。一種性別留在當地,確保家族血脈和財產的延續,另一種性別則從外面嫁進來,防止近親繁殖。”
烏拉爾南部地區的墓地位置。圖片來源:約阿希姆-伯格
史前女性的基因組多樣性高於男性
據此,美因茨人口遺傳學家發現,史前女性的基因組多樣性高於男性。因此,嫁入這個家族的女性來自更大的地區,而且彼此沒有血緣關係。在新的家園,她們跟隨丈夫進入墳墓。由此,作者得出結論:在涅普盧耶夫斯基,既存在”父系”(即通過男性血統傳承當地傳統),也存在”父系”(即一個家庭的居住地就是男性的居住地) 。
“考古學表明,3800 年前,外烏拉爾南部的居民懂得養牛和金屬加工,主要以奶製品和肉製品為生,”發掘負責人、葉卡捷琳堡考古學家斯維特蘭娜-莎拉波娃評論道,”埋葬在這裡的一家人的健康狀況一定非常糟糕。女性的平均壽命為28 歲,男性為36 歲。”
到了上一代,庫爾幹的使用突然停止,幾乎只發現了嬰兒和小孩。莎拉波娃補充說:”可能是居民因疾病而銳減,也可能是剩餘的人口去了其他地方尋找更好的生活”。
假定的長子有多個伴侶和多個孩子
布洛赫說:”不同的家庭制度與某些生活方式和經濟形式之間有著全球性的聯繫。然而,人類社會的特點是高度靈活。”他補充說:”在涅普盧耶夫斯基,我們發現了牧民典型的不平等模式的證據:推定的長子有多個伴侶和許多子女,而其他大多數人沒有或只有一夫一妻制關係。”
作者還發現了其他基因組證據,表明與涅普盧耶夫斯基社會基因相似的人群生活在歐亞草原帶的大部分地區。伯格評論道”我們發現的當地模式很有可能與更大的地區相關”。未來的研究將表明,”涅普盧耶夫斯基”模式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在歐亞大陸的其他史前遺址中得到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