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打入歐洲消費者不認中國品牌怎麼辦?
中國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在國內市場已經迅速超越了外國競爭對手,躋身銷量排行前列。如今它們正進軍歐洲市場,但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挑戰。中國品牌,如比亞迪、蔚來和上汽名爵等,必須克服對中國製造業的刻板印象、進口成本以及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相對不發達等問題,才能在歐洲市場取得成功。
但這些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已經在歐洲市場開了個好頭。
根據汽車諮詢公司Inovev的數據,今年迄今為止在歐洲銷售的新電動汽車中,中國品牌佔比8%,高於去年的6%和2021年的4%。
而且還有更多的中國品牌電動汽車即將進入歐洲市場。根據安聯保險的一項研究,到2025年,至少會有11款中國品牌的大眾市場電動汽車在歐洲上市。
西方汽車製造商感到不安,標致-菲亞特汽車集團(Stellantis)首席執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上個月警告稱,廉價的中國電動汽車正“入侵”歐洲市場。
當地汽車廠商也在採取措施,推出一系列電動汽車,併計劃削減製造成本和售價,因此中國新來者必須保持競爭優勢。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在上週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警告稱,中國公司在擴張計劃中可能過於分散。
“我們的汽車製造商在全球市場並非一帆風順,”陳士華說,“我們應該關注風險……目前,公司可能存在過度擴張的問題,在沒有明確重點的情況下進入各個地區。”
成本增加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orld New Energy VehicleCongress)”將於今年9月在慕尼黑舉行,作為德國IAA汽車貿易展的一部分。這是該大會首次在國外舉辦,彰顯了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雄心。
中國品牌的優勢在於價格。根據Jato Dynamics的研究人員表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市場電動汽車的平均售價不到32,000歐元(約合35,000美元),而歐洲市場的平均售價約為56,000歐元(約合61,000萬美元)。
然而,中國品牌很可能無法像在國內市場那樣以低廉的價格銷售汽車。
吉利旗下電動汽車極氪歐洲首席執行官斯皮羅斯·福提諾斯(Spiros Fotinos)表示,物流、銷售稅、進口關稅以及滿足歐洲認證要求都會增加成本。
名爵是目前歐洲市場上最暢銷的中國品牌。其表示,其最大的挑戰是將汽車從中國運送到歐洲分銷點,因為港口擁堵且交貨時間長。
中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愛馳的海外市場負責人亞歷山大·克洛澤(Alexander Klose)表示,歐洲消費者偏好大容量電池以支持長途旅行,這可能會增加汽車成本。
消費者的信賴
一些中國品牌在歐洲市場知名度較高,如名爵,但小鵬和蔚來等品牌需要建立信任。
調查顯示,大多數歐洲潛在電動汽車買家並不認識中國品牌。那些了解中國品牌的消費者對購買中國車持猶豫態度,這讓人想起日本和韓國汽車製造商幾十年來在贏得信任和適應歐洲口味方面的努力。
英國調查機構YouGov在2022年對1629名德國消費者進行的調查,只有14%的人知道比亞迪,這是繼特斯拉之後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製造商。17%的人聽說過高端品牌蔚來,10%的人知道吉利領克,8%的人知道小鵬。
調查結果同時顯示,95%的受訪者知道特斯拉,10%的人會考慮購買一輛特斯拉電動汽車作為他們的下一輛車。但在了解中國品牌的人中,只有1%或更少的人會考慮購買中國品牌電動汽車。
愛馳表示,由於擔心消費者對中國製造產品的猶豫態度,公司決定不強調自己的中國背景。
一些中國汽車製造商已經在歐洲安全標準下獲得了五星安全評級,遠遠超出法律要求,以嘗試消除消費者的疑慮。
極氪的福提諾斯表示,公司將通過試駕和展廳來贏得消費者的信任,讓歐洲消費者親自評估其電動汽車的質量。
“當他們接觸到我們的產品時,與他們習慣的同類歐洲產品相比,我們的質量和規格更高。這將讓他們感到驚喜。”
中國第三大電動汽車銷售商廣汽集團還在意大利米蘭開設了一個設計局,以便充分了解消費者的偏好。
愛馳的克洛澤認為:“擺脫固有印象的唯一方法就是充分參與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