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在擋土牆中發現2.4億年前的巨型兩棲動物化石
20 世紀90 年代,考古學家在一堵擋土牆中發現了距今2.4 億年的兩棲動物化石。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 Sydney)和澳大利亞博物館的科學家現已正式命名並描述了這一重大發現。這塊化石最初是由一位退休的養雞場主在當地採石場的岩石中發現的。這些岩石原本是用來建造花園擋土牆的,後來化石被捐贈給了悉尼的澳大利亞博物館。
古生物學家拉克蘭-哈特(Lachlan Hart)是新南威爾士大學科學學院和澳大利亞博物館的共同負責人,他說,這塊化石被命名為Arenaerpeton supinatus,意為”仰臥沙爬行動物”,它幾乎展示了整個骨骼,而且皮膚的輪廓也非常清晰。
Arenaerpeton 看起來很像現代的中國大鯢。圖片來源:UNSW Sydney/Richard Freeman
新南威爾士大學生物、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BEES)的博士生哈特先生說:”這塊化石是一類已滅絕動物的獨特例子,這類動物被稱為蠑螈,生活在恐龍時代之前和期間。我們很少發現頭部和身體仍然相連的骨骼,而軟組織保存完好的骨骼更是罕見。”
在2.4 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Arenaerpeton 棲息在現在悉尼盆地的淡水河流中。哈特先生說,Arenaerpeton 很有可能捕食其他古老的魚類,如Cleithrolepis,但除此之外,並沒有太多證據能告訴我們Arenaerpeton 與其他動物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和水域的情況。
拉克蘭-哈特(Lachlan Hart)說,這塊化石是一類已滅絕動物的獨特例子,這類動物被稱為”Temnospondyls”,生活在恐龍時代之前和期間。圖片來源:UNSW Sydney/Richard Freeman
“從表面上看,Arenaerpeton 與現代的中國大鯢非常相似,尤其是頭部的形狀,”Hart 先生說。”然而,從化石上保存的肋骨大小和軟組織輪廓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它比其活著的後代要笨重得多。它的牙齒也非常猙獰,包括口腔頂部的一對獠牙”。
哈特先生說,這一發現令人興奮的地方在於,Arenaerpeton體型龐大–估計從頭到尾約有1.2米–而生活在同一時期的其他近親動物大多體型較小。
“在Arenaerpeton 出現的1.2 億年後,最後一批temnospondyls 才出現在澳大利亞,其中一些體型巨大。temnospondyls的化石記錄跨越了兩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因此這種體型增大的進化或許有助於它們的長壽命。”
新南威爾士大學生物科學院高級講師、澳大利亞博物館古生物學館長馬修-麥科里博士說,這塊化石是澳大利亞古生物歷史上的重大發現。
“這是過去30 年中在新南威爾士州發現的最重要的化石之一,因此能夠正式描述它令人興奮,”麥科里博士說,他也是這項研究的合著者之一。”它是澳大利亞化石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古脊椎動物學雜誌》(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上,今年晚些時候,這塊化石將在悉尼的澳大利亞博物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