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清除細胞記憶的”絕妙”方法可更好地將細胞重編程為乾細胞
澳大利亞科學家在8月16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突破性研究中,解決了再生醫學中的一個長期難題。他們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對人體細胞進行重編程,使其更好地模擬胚胎幹細胞,這對生物醫學和治療用途具有重大意義。研究小組由哈里-帕金斯醫學研究所和西澳大利亞大學的瑞安-李斯特教授以及莫納什大學和阿德萊德大學的何塞-M-波羅教授領導。
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革命性的技術,稱為”瞬時無處理(TNT)重編程”。這種方法可以對人體細胞進行重編程,使其更接近胚胎幹細胞,從而解決再生醫學中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該團隊的突破有望為細胞療法和研究設定新標準。(人類iPS 細胞)。
細胞重編程的歷史與挑戰
2000 年代中期,人們發現,人體的非生殖成體細胞(稱為”體細胞”)可以被人為地重新編程為類似胚胎幹細胞(ES)的狀態,從而有能力生成人體的任何細胞,這是一項革命性的進步。
將人類體細胞(如皮膚細胞)人工重編程為這些所謂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的變革性能力,提供了一種製造基本上無限供應的ES樣細胞的方法。這在疾病建模、藥物篩选和細胞療法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李斯特教授說:”然而,傳統重編程過程中一直存在的一個問題是,iPS細胞會保留其原始體細胞狀態的表觀遺傳記憶,以及其他表觀遺傳異常。這會造成iPS細胞和它們應該模仿的ES細胞以及隨後從它們衍生出來的特化細胞之間的功能差異,從而限制了它們的使用”。
介紹TNT 重編程技術
莫納什生物醫學發現研究所的何塞-波羅教授解釋說,他們現在已經開發出一種新方法,稱為瞬時無處理(TNT)重編程,可以模擬胚胎髮育早期發生的細胞表觀基因組重置。他說:”這大大減少了iPS細胞和ES細胞之間的差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人類iPS細胞的應用效果。”
來自西澳大學哈里-珀金斯研究所(Harry Perkins Institute)和泰勒森兒童研究所(Telethon Kids Institute)的計算科學家薩姆-巴克貝里(Sam Buckberry)博士是這項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他說,通過研究體細胞表觀基因組在整個重編程過程中的變化,他們準確地找到了表觀遺傳畸變出現的時間,並引入了一個新的表觀基因組重置步驟,以避免這些畸變並消除記憶。
這項研究的帶頭人、幹細胞科學家劉曉東博士說,新的人類TNT-iPS細胞在分子和功能上都比傳統重編程技術產生的細胞更接近人類ES細胞。
TNT 方法的改進結果
第一作者之一、西澳大學哈里-珀金斯研究所的細胞生物學家丹尼爾-波普博士說,用TNT方法產生的iPS細胞比用標準方法產生的iPS細胞更好地分化成許多其他細胞,如神經元祖細胞。第一作者之一、莫納什大學學生譚佳(音譯)說,研究小組的TNT方法是一種”炸藥”。”它解決了與傳統生成的iPS細胞相關的問題,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從長遠來看可能會給細胞療法帶來嚴重的不利後果。”
未來影響與研究
波羅教授說,儘管他們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iPS表觀基因組畸變及其糾正的確切分子機制還不完全清楚。要了解這些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李斯特教授說:”我們預測,TNT 重編程將為細胞療法和生物醫學研究建立一個新的基準,並大大推動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