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關注800多種人類捕撈的貝類及其對滅絕的驚人適應力
(8月15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這項研究發現,人類捕撈了大約801種雙殼貝類。這一數字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生產數據庫中列出的81個物種增加了720個物種,使人們注意到人類已知捕撈和食用的貝類的巨大多樣性。
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雙殼貝類化石館館長斯圖爾特-埃迪指出,這些雙殼貝類吸引人類食用的許多特點同時也降低了它們滅絕的風險。具體來說,它們能夠棲息在全球各種氣候條件下,適應不同的溫度,從而抵禦自然滅絕因素的影響。然而,人類對這些物種日益增長的需求可能會危及它們及其周圍的生態系統。
(多個雙殼貝科)中被捕撈的貝類的科學圖解。來源:《倫敦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londinensis, or, Universal dictionary of arts, sciences, and literature. 圖片來源:圖片由生物多樣性遺產圖書館提供
埃迪說:”我們很幸運,因為我們食用的物種往往更耐滅絕。但是,人類可以在地質學上眨眼間改變環境,我們必須對這些物種進行可持續管理,以便為我們之後的世代提供這些物種。”
黃說:”有些諷刺的是,雙殼類物種的一些特性使它們不那麼容易滅絕,同時也使它們作為食物來源更有吸引力,因為它們體型更大,在更廣闊的地理區域更淺的水域中被發現。因此,人類的影響會不成比例地清除強勢物種。通過識別這些物種並讓它們在全世界得到認可,負責任的捕撈可以使採集的物種多樣化,避免牡蠣成為海洋中的渡渡鳥。”
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雙殼類化石館長Stewart Edie。資料來源:吉姆-伍德,史密森尼學會
歷史背景和過度開發
千百年來,蛤蜊、牡蠣、扇貝和貽貝等雙殼類軟體動物一直在過濾水源,並為人類提供食物。例如,佛羅里達州埃斯特羅灣的原住民卡魯薩部落以可持續的方式收穫了約186 億隻牡蠣,並用牡蠣殼建造了整個島嶼和30 英尺高的土丘。
然而,在人類捕撈雙殼貝類的歷史上,也不乏過度捕撈的例子,主要是歐洲殖民者和機械化商業漁業的過度捕撈,導致切薩皮克灣、舊金山灣和澳大利亞悉尼附近的植物灣等地的牡蠣種群崩潰。
研究方法和結果
埃迪和他的合著者在研究科學文獻後發現,目前還沒有一份全面的清單來列出所有已知的漁業目標物種,於是他們開始記錄人類利用的一系列雙殼貝類。
在整理了他們發現的100 多項先前研究中提到的所有物種後,研究人員開始調查清單上801 種雙殼類動物之間可能存在的相似性和模式。研究小組研究了人類利用雙殼類動物的特徵,以及這些特徵與其滅絕風險的關係。
研究發現,人類傾向於捕捉體型大、出現在淺水區、佔據廣泛的地理區域、在較大的溫度範圍內生存的雙殼類動物。最後這兩個特徵也使大多數被捕撈的雙殼類物種不易受到遠古時期化石記錄中物種滅絕的壓力和風險的影響。
未來影響和目標
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數據能夠改進未來的保護和管理決策。具體來說,他們的列表可以確定哪些地區和物種特別容易滅絕。同樣,這份清單也有助於確定哪些物種需要進一步研究,以評估它們目前的滅絕風險。
下一步,埃迪說他想利用與被開發的雙殼貝類相關的特徵來調查目前還不知道會被人類捕撈的雙殼貝類物種。埃迪說:”我們希望利用從這項研究中學到的知識,找出我們還不知道的正在被捕撈的雙殼貝類。為了有效管理雙殼貝類種群,我們需要全面了解人們正在捕撈哪些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