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發現種植玉米作物會促進土壤微生物的生長而提高小麥產量
農民們早就知道輪作是個好主意,現在這個概念又有了新的發展。瑞士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在以前種植玉米的田地裡種植小麥,會提高小麥的產量,因為玉米會改變土壤的微生物群。
玉米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根部會釋放出一種叫做苯並惡嗪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沉積在土壤中,反過來又會影響有益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即使在植物收割後,這些微生物仍會留在土壤中。
伯爾尼大學之前進行的研究顯示,實驗室測試表明,如果在以前種植玉米的土壤中種植小麥植物,它們的生長情況比對照植物更好。在馬蒂亞斯-埃爾布(Matthias Erb)和克勞斯-施萊比(Klaus Schläppi)教授的帶領下,該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小組最近開始研究在實際農業環境中是否會出現同樣的效果。
為此,他們在試驗地裡種植了兩種玉米–一種是正常玉米,另一種則經過改良,不產生苯並惡嗪類物質。這些作物收穫後,他們又在相同的地塊上種植了三種冬小麥。
在兩年的時間裡,人們發現,在增產苯並惡嗪的土壤中種植的小麥產量提高了4%。此外,這些小麥的蟲害也較少。雖然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但希望這些發現最終能減少化肥和殺蟲劑的使用。
埃爾布說:”4%的增產聽起來可能並不驚人,但考慮到在不增加投入的情況下提高小麥產量已變得多麼具有挑戰性,這仍然具有重大意義。不過,由於產量還取決於許多其他因素,這種效果是否真的會對整體農業生產率和可持續性產生重大影響還有待觀察”。
最近發表在《eLife》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介紹了這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