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性洪水的證據證明火星擁有適於生命出現的環境條件
據《自然》雜誌9日報導,包括法國天體物理與計劃學研究所、里昂大學地質實驗室在內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了新證據,證明火星上擁有適於生命出現的環境條件。與地球不同,火星表面不會因板塊構造而不斷更新。這使得大面積的地形得到了保護,這些地形中因曾經存在豐富的河流和湖泊而引人注目,其歷史可追溯到數十億年前。
自2012年以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是第一輛探索這種古老遺蹟的火星車,它已探測到了簡單有機分子的存在,這些分子通過地質和生物過程形成。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假設,原始生命形式的出現最初需要有利於這些分子自發組織成複雜有機化合物的環境條件。
研究小組利用“好奇”號上的桅杆相機和化學相機,在38億至36億年前的沉積層中發現了形成六角形圖案的鹽類沉積物。與在季節性乾涸的陸地盆地中觀察到的六邊形相似,它們是火星氣候持續、週期性、有規律的干濕季節的第一個化石證據。
實驗表明,通過讓分子在不同濃度下反復相互作用,這種環境為形成複雜的生命前體和組成化合物(如RNA)提供了理想的條件。
這些新的觀測使科學家能重新審視從“好奇”號上獲得的大比例圖像,這些圖像中包含許多具有類似成分的地形,使科學家了解到在火星上的哪裡可尋找到孕育生命自然過程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