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魚吃起來千萬要注意一不留神就可能沒命
你有被魚毒過嗎?作為人類最常食用的肉類之一,魚似乎總給人一種人畜無害,可以放心吃,丟到鍋裡都是菜的感覺。但其實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超過1200 種有毒魚類,約占到全球魚類種數的3.7%,這其中還不包括那些體內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有毒物質,但並未被歸入有毒魚類的魚種,你接觸到含毒魚類的機會其實遠比想像中要大!今天我們就來盤一盤餐桌上的那些含毒魚類都有哪些。
國王吃魚吃死了?
歷史上因為食用有毒魚類而致死的事情時有發生,但論單起事件的影響力,可能沒有魚能比得過七鰓鰻。
還是密恐噩夢……圖片來源:kknews.cc
據文獻記載,1135 年11 月25 日,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在一天的狩獵後回到了位於諾曼底里昂拉福雷的城堡中,晚餐時他不顧隨行醫師的勸阻,炫了一大盤七鰓鰻下肚。
結果當晚亨利一世就出現了發燒痙攣等症狀,之後幾天情況持續惡化,最終不治身亡。雖然對於亨利一世究竟是不是死於食用七鰓鰻一事依然存疑,但七鰓鰻卻因此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弒王毒魚”。
百科:因過度食用七鰓鰻駕崩,享年67 歲
在中世紀,七鰓鰻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食用魚,是當時富人和貴族階層眼中的珍饈。即使現在,在歐洲和美國很多地方依然能在餐桌上看到它的身影。
那七鰓鰻究竟有沒有毒呢?七鰓鰻體表無鱗,取而代之的是覆蓋有豐富的粘液,用來保護自己,減少受到病菌和外物傷害的機率。
在民間,一直有七鰓鰻的粘液有毒的說法,所以在處理七鰓鰻時一定要將體表的粘液去除乾淨才能放心下鍋燉煮食用。
應該好吃吧不然國王什麼沒吃過能吃那麼多但學術界對於具體是粘液中的什麼成分導致人體出現不適症狀,至今沒有定論。
不過科學家在七鰓鰻的體內確實檢測到了對人體有害的多氯聯苯(PCBs)和汞(Hg),且含量不低。如果長期大量食用七鰓鰻可能會導致這些有毒物質在體內累積,產生包括臟器損傷、認知行為障礙等一系列問題,嚴重的確實可能會造成食用者中毒死亡。
毒出來的名氣還得是它
而要說知名度最高的有毒魚類,河豚魚的大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河豚其實是一種泛稱,泛指包括二齒魨科、四齒魨科、箱魨科在內的一些魨形目魚類,除了有毒,遇到危險時將自己膨脹成一個大氣球是它們的另一個標誌性特徵。
它就不用多介紹了吧河豚家族的毒素大致可分為兩類,即箱魨毒素(Pahutoxin)和河魨毒素(Tetrodotoxin)。
前者是當箱魨類感受到威脅時,魚體上皮細胞分泌的一種非蛋白質神經毒素,它會對環境中的生物產生毒殺作用,包括箱魨自己,可以說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超級殺招。
而後者——河魨毒素則是導致人類食用河豚中毒的主要元兇。
河魨毒素是一種具有極好熱穩定性的神經毒素,它的毒性是氰化物的1200 倍,一條成年河豚所含有的河魨毒素足夠殺死30 個成年人。
但不同於自產自用的箱魨毒素,普遍認為河豚並不具備自主生產河魨毒素的能力,它們另闢蹊徑,從環境中獲取可以產生河魨毒素的微生物,為己所用,科學家就曾在河豚的卵巢內分離到可以產生河魨毒素的氣單胞菌。河豚就利用這些內共生微生物在自己體內積累毒素,以此對抗掠食者的捕食。
即便如此,河豚依然沒能逃過被送上餐桌的命運。河豚在我國是和刀魚、鰣魚齊名的“長江三鮮”,素有“食河豚而無百味”、“拼死吃河豚”的說法,在鄰國日本、馬來西亞,它也是人們趨之若鶩的頂級食材。
河豚魚肉雖然沒毒,但是河豚的髒器、皮膚、血液、魚眼中均被檢測出含有河魨毒素,尤以卵巢和肝臟中含量最高。
所以在過去只有經過專業培訓認證的大廚才能料理這至鮮至毒的美味,如果處理不當就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以馬來西亞為例,在過去的38 年間就曾發生因食用河豚而導致的中毒事件58 起,造成18 人死亡。不過,在人工養殖大規模普及的現在,通過在人工可控環境中飼養河豚,切斷它和毒素合成微生物的聯繫,我們已經可以批量生產安全的無毒河豚供應市場,再也不用捨命食鮮了。
美麗還好吃,怎麼會有毒?
生活在熱帶珊瑚礁地區的許多魚類素來以美麗多彩的外表而深受人們喜愛,但都說越美麗的東西越危險,這一點用在珊瑚礁魚類上再貼切不過了,因為這裡是每年有多達上萬起中毒報告的雪卡毒魚類中毒(CFP)事件的高發區域。
青星九棘鱸。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雪卡毒素(ciguatera),指的是一類脂溶性的神經毒素,它具有極好的穩定性,即使經過高溫烹煮和胃酸洗禮也不會被破壞。
它的主要來源與河豚類似,並非魚類自身合成,而是通過食物網在魚類體內富集。因為能夠分泌產生雪卡毒素的渦鞭毛藻和其它底棲微藻廣泛附著於其它大型藻類和珊瑚礁岩的表面,所以在珊瑚礁地帶生活和覓食的魚類體內往往含有較高濃度的雪卡毒素。
這其中就包括了那些深受老饕喜愛的各種石斑魚。大量食用這些魚類就可能會因為它們魚肉中所累積的雪卡毒素而出現腸胃、神經系統不適的中毒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
醜,也有毒
而除了雪卡毒魚類,珊瑚礁地區還生存著世界上最毒的魚類之一,石頭魚。
石頭魚指的是毒鲉科毒鲉屬的魚類,它們形如其名,粗糙的外表像極了一塊海底長滿藻類的石頭,而且大多數時間它們就一動不動地呆在珊瑚礁或岩石上,和環境完美融為一體。
它已經很努力地長成不能吃的樣子了。圖源:UniProt
可別看它其貌不揚,如果你在海底不小心踩到它,那它背鰭上的13 根棘刺絕對會讓你對它終身難忘。
作為典型的刺毒魚類,石頭魚在棘刺根部的左右兩側均有一個毒腺,它們可以分泌諸如Verrucotoxin(VTX)、Stonustoxin (SNTX)等蛋白質神經毒素,這些毒素可以引起劇烈疼痛、呼吸衰弱、對心血管系統造成破壞,嚴重的可以導致死亡。
石頭魚毒棘結構。圖源:Silvia Luiza Saggiomo
但不同於河魨毒素和雪卡毒素的高熱穩定性,石頭魚的一些毒素在45 度下暴露超過5 分鐘便會發生蛋白質變性從而失去其原本的毒性,因此經過高溫烹煮後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毒出來的諾貝爾獎
烤鰻魚可以算得上是最受歡迎的日本料理之一,但估計很少有人知道,鰻魚竟然也是美味的帶毒體質。
其實,鰻鱺目的多數成員體內都流淌著有毒的血液,它們的血中含有一種叫ichthyotoxin 的神經毒素,直譯過來就叫“魚毒素”。這種毒素具有溶血性,攝入後會導致人出現痙攣、呼吸急促等中毒症狀。
雖然相較前面介紹的幾種毒素,魚毒素並不算毒性非常強的一類,但它卻為人類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法國生理學家夏爾·裡歇就是利用從鰻魚血清中提取的毒素開展關於過敏反應的動物學研究, 1913 年他因為對過敏反應的研究成果而被授予了諾貝爾生理學獎。
法國生理學家夏爾·裡歇而除了血液,科學家還在一些海鰻的體表粘液中發現了包括血球凝集素在內多種專攻血液紅細胞的有毒物質,當海鰻對獵物發起攻擊時,這些有毒的粘液便可能侵入獵物傷口,從而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但可以放心的是,鰻魚的這些毒素在高溫環境下會被破壞,從而失去毒性。這就是為什麼鰻魚必須燒熟了吃,而不能生食。
它們竟然也帶毒?!
最後我們再來說絕大多數人都吃過,但99.99% 的人都不知道它帶毒的魚,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鯉科魚類。
鯉科魚類有哪些?首當其衝就是我們熟悉的四大家魚,青草鰱鳙,還有菜場最常見的鯉魚、鯽魚、鯿魚也都是鯉科魚的代表。許多人可能會有疑問,果真如此,怎麼自己吃到現在也沒出現中毒症狀?
其實,鯉科魚類的魚肉並沒有毒,它們的毒深藏在它們體內的魚膽之中,我們統稱為膽毒魚類。在東南亞和我國的許多地方,一直有吃魚膽治病明目的陋習。
據不完全統計,上世紀末僅在我國,因吞服有毒魚膽而中毒的人數就達到451 人,其中死亡達83 人,死亡率高達18.04%。
科學家在對超過20 種魚類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將其中11 種魚的膽汁注入小白鼠體內後,小白鼠出現了死亡的情況,證明其膽汁具有毒性,而這11 種魚無一例外均屬於鯉形目鯉科的成員。
經分析,魚膽中的毒性成分為鯉醇硫酸脂鈉,它具有較好的熱穩定性,且不易被乙醇破壞,所以無論是生吃還是熟食,亦或是泡酒吞服均可導致中毒。其中青魚、草魚和鯉魚的膽囊中鯉醇硫酸脂鈉的含量較高。而由於膽囊大,易於獲得,因吞服草魚膽而中毒的病例占到了總量的80%。
不要聽信生吞草魚膽降火的偏方!!
說到這,愛吃魚的你是不是已經在擔心自己以後還能不能好好吃魚了?其實,只要避開有毒的髒器和魚體部位,採取合理的烹飪手法,避免食用野生魚類,我們還是可以愉快地大快朵頤噠~
參考資料
[1] Turner, Matthew D. ““Forbidden Fish”: Did King Henry I Die of Lamprey Poisoning?.” Cureus 15, no. 5 (2023).
[2] Halstead, Bruce W. “Poisonous fishes.” Public Health Reports 73, no. 4 (1958): 302.
[3] Yasumoto, Takeshi, and Michio Murata. “Marine toxins.” Chemical reviews 93, no. 5 (1993): 1897-1909.
[4] Gollop, James H., and EW Pon. “Ciguatera: a review.” Hawaii medical journal 51, no. 4 (1992): 91-99.
[5] Friedman, Melissa A., Lora E. Fleming, Mercedes Fernandez, Paul Bienfang, Kathleen Schrank, Robert Dickey, Marie-Yasmine Bottein et al. “Ciguatera fish poisoning: treatment,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Marine drugs 6, no . 3 (2008): 456-479
1996): 25575-25581.
[6] Saggiomo, Silvia L., Cadhla Firth, David T. Wilson, Jamie Seymour, John J. Miles, and Yide Wong.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venom components, pathology and treatments of stonefish (Synanceia spp.) venom.” Marine Drugs 19, no. 6 (2021): 302
[7] Ghadessy, Farid John, Desong Chen, R. Manjunatha Kini, MaxeyC M. Chung, Kandiah Jeyaseelan, Hoon Eng Khoo, and Raymond Yuen. “Stonustoxin is a novel lethal factor from stonefish (Synanceja horrida) venom: cDNA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71, no. 41 (1996): 25575-25581.
[8] Thomson, Donald A. “Ostracitoxin: an ichthyotoxic stress secretion of the boxfish, Ostracion lentiginosus.” Science 146, no. 3641 (1964): 244-245.
[9] Barnett, Samantha, Silvia Saggiomo, Michael Smout, and Jamie Seymour. “Heat deactivation of the stonefish Synanceia horrida venom-implications for first-aid management.” Diving and hyperbaric medicine 47, no. 3 (2017): 155.
[10] Zhang, Xiaojun, Jingjing Zong, Si Chen, Menglong Li, Yibo Lu, Ruirui Wang, and Hanxiang Xu. “Accumulation and elimination of tetrodotoxin in the pufferfish Takifugu obscurus by dietary administration of the wild toxic gastropod Nassarius semiplicata.” Toxins 12, no. 5 (2020): 278.
[11] Lichtenberger, Marco. “Moray Eel Bites–But Are They Poisonous?.” Tropical fish hobbyist. Disponible sur http://www. tfhmagazine. com/details/articles/moray-eels-bitebut-are-theypoisonous-full -article. htm (2007).
[12] Yazawa, K., J‐W. Wang, L‐Y. Hao, Y. Onoue, and M. Kameyama. “Verrucotoxin, a stonefish venom, modulates calcium channel activity in guinea‐pig ventricular myocytes.”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151, no. 8 (2007): 1198-1203.
[13] How, Chorng-Kuang, Chii-Hwa Chern, Yin-Chieh Huang, Lee-Min Wang, and Chen-Hsen Lee. “Tetrodotoxin poisoning.”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1, no. 1 (2003): 51-54.
[14] WU, Han-lin, and Yong-hao CHEN. “An anim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acute intoxication with cyprinids bile.” Zoological Research 20, no. 6 (1999): 475-476.
[15] 石朝週, 毛宇峰, and 樊啟新. “魚膽毒性成分的研究.” 同濟醫科大學學報21, no. 3 (1992): 168-171.
[16] 張士勳, and 汪先金. “魚膽中毒研究進展.” 湖北預防醫學雜誌11, no. 6 (2000): 15-16.
來源|博物
作者|葛致遠
責編|楊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