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極端暴雨會越來越多嗎?解讀來了
華北這兩個月可謂過得“跌宕起伏”,創下區域歷史同期最漫長極端高溫天氣的6 月剛走不久,7 月又在這裡唱響了“就讓這大雨全都落下”。從7月29日起,華北、黃淮一帶的很多地區都出現了暴雨,局地出現特大暴雨。7月29日20時—8月1日11時,北京市平均降水量達到263.8mm,全市最大降水量出現在昌平王家園水庫,達到744.8mm。
7月29日8時—8月1日7時,臨城趙莊梁家莊站累計降水量更達1003毫米,降下“一年半”的雨。圖片來源:國家氣候中心及中央氣象台
京津冀降水實況(7月29日8時—8月1日7時)圖片來源:河北天氣
其實每年的7~8 月都是華北地區的雨季,為什麼今年的暴雨有如此大的陣仗呢?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受到了颱風的影響。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2021 年的鄭州“7.20” 特大暴雨,當天鄭州的最大小時降雨量達201.9 毫米,突破我國小時降雨量歷史極值。而當時的極端暴雨也有颱風“幫兇”,太平洋颱風“煙花”和南海颱風“查帕卡”源源不斷向河南省輸送水汽,再疊加異常偏北的副熱帶高壓等其他要素,才使得“千年一遇”的暴雨出現。
今年華北暴雨的情況有些類似。
第5號颱風“杜蘇芮”7月28日登陸福建,攜帶充沛的水汽持續北上,帶來了沿路十餘省的降水,並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徘徊在華北黃淮一帶。緊接著,第6號颱風“卡努”就在7月30日加強為強颱風,8月1日加強為超強颱風。
來勢洶洶的“卡努”在本輪暴雨中為奔波千里的“杜蘇芮”持續提供遠程水汽輔助,結合副熱帶高壓外圍水汽,在京津冀西邊的太行山脈的阻擋下穩固在華北,帶來持續的暴雨,並受地形抬升作用,導致了山區的極端暴雨。
總之,雙颱風結合副熱帶高壓外圍的充沛水汽供應鏈+副熱帶高壓的停滯+地形,三方“合作”,“幫助”暴雨“打下了”華北這片江山,並一舉拿下紅色警告牌。最終引發了山區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山洪災害以及城市內澇。
本輪暴雨天氣形勢圖。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台
厄爾尼諾:我不一定會使颱風更多更強
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強度達到中等偏上,海溫依然在持續上升,大概率會持續到冬季。
遠在赤道的厄爾尼諾會影響此次的暴雨天氣嗎?
海表溫度變化(厄爾尼諾關鍵區用黑框標出)。圖片來源: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
厄爾尼諾關鍵區看上去離我們挺遠,但是它卻可以通過影響季風和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間接影響我國天氣,容易帶來南澇北旱的格局,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颱風的頻率、強度和軌跡。
我國沿海位置對應的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最活躍的颱風生成地,幾乎佔世界每年生成數量的三分之一。在厄爾尼諾年,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偏高,西太平洋海溫偏低,副熱帶高壓和夏季風偏南偏強,下沉氣流盛行,對流活動受到抑制。對流活動的強弱影響海氣相互作用過程中提供給大氣的熱量和水汽,而這對颱風的生成和發展十分重要。
因此,在厄爾尼諾年,颱風生成及在我國沿海登陸的數量均較正常年份偏少。同時,颱風源區向東南方向移動,會使得颱風在登陸前向西北方向傳播的路徑延長,生長時間延長。因此,登陸強度總體偏強偏北。
但厄爾尼諾只是影響我國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非主導要素,它的發生並不意味著某種特定氣象異常的出現。每一次厄爾尼諾產生的影響,都會隨著發生時間、區域的變化產生極大的差異。因此,具體到某一次颱風的出現和影響,還需要結合具體的天氣形勢進行分析。
本輪暴雨中,雙颱風的生成發展會受到厄爾尼諾的潛在影響,但影響機制還得等這次暴雨過後科學家的具體分析。
厄爾尼諾事件在北半球冬季和夏季的影響。圖片來源: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
颱風的未來:越來越多還是越來越極端?
值得憂心的是,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對比過去幾個世紀,近30 年來厄爾尼諾發生頻率大大提升,其氣候影響將顯著增強,未來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氣候災害。
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 上的一份研究指出,2010~2019 年,強颱風傾向於在中國東南部登陸,強度更強,登陸位置向北移動。也有研究稱,未來全球強颱風的數量和比例將增加。
另外,1949~2016年,這70 年裡,颱風的平均移速減慢了10%。雖然颱風的移動速度減慢了,但風速沒有絲毫減弱,這將使得颱風在區域滯留時間更長,降水量顯著增加,帶來更大的災害風險。此外,氣候變暖增加了颱風達到3 級或更高級別的可能性。1979~2017 年間,颱風發展為3 級或更高級別颱風的可能性增長速率達8%/10年。
也有研究量化了21 世紀後期,中國東南沿海人為變暖對颱風引起的損害的影響。研究發現,如果在RCP8.5(即無氣候減緩政策,溫室氣體濃度持續增加)的高排放情景下,21 世紀末,該地區2013~2019 年的10 次超級颱風與歷史模擬相比,登陸強度平均增加12%±4%,降雨量增加25%±23%,經濟損失增加128%±70%。
即使在較低排放的RCP4.5 情景(即具有一定政府乾預,總輻射強迫在2100 年穩定在4.5W/m2),浙江、福建、廣東和海南(東南沿海地區颱風多發的4 個省份)到21世紀末的颱風損失預估也將分別增加71%、170%、20% 和85%。
而類似於今年這種同一個洋盆中多颱風同時發生的現象(熱帶氣旋群發事件,在西北太平洋稱為多颱風事件),對西北太平洋而言,未來雖然頻次明顯減少,但該地區和國家在短時間內遭受多個颱風襲擊的可能性會明顯增加,對華南沿岸、東太平洋沿岸、墨西哥灣沿岸以及非洲西岸的威脅可能增大。
由於其持續和累積的影響超出了單個熱帶氣旋的影響,可能導致更為極端的降水、大風和風暴潮。
預測未來熱帶氣旋群發事件頻率(a、d、g)、持續時間(b、e、h)和比值(熱帶氣旋群發事件發生頻率與s所有颱風發生頻率之比)的變化;CMIP6-HighResMIP模式的(c、f、i)在北太平洋西部(WNP)(上)、北太平洋東部(ENP)(中)和北大西洋(NA)(下)上空。
海洋母親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像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颱風活動等性格不同的天氣氣候現象,及各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更好地理解海洋和預測海洋,在氣候變化影響日益加重的今天尤為重要,但遺憾的是,我們對這一過程的了解還遠遠不夠。
1940~2023年7月前23天的平均氣溫。圖片來源:聯合國氣象組織
隨著“全球變暖時代”的結束和“全球沸騰時代”的到來,極端天氣可能成為我們未來生活的新常態,在愈發難以預測的天氣下,如何積極適應可能成為我們新的必修課。
作者丨半懶不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