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將新生兒心臟幹細胞用於治療克羅恩病
研究人員給小鼠注射了從手術後丟棄的心臟組織中提取的新生兒乾細胞,發現這種療法能減輕腸道炎症,促進癒合,為克羅恩病等慢性炎症提供了一種新的替代療法。幹細胞能夠轉化–分化–成任何細胞類型,修復受損組織,這意味著幹細胞療法已被用於治療自身免疫、炎症、神經和骨科疾病。
不同類型的干細胞,包括造血幹細胞(發育成血細胞)、間充質乾細胞(製造和修復軟骨、骨骼和骨髓脂肪)和誘導多能幹細胞,已被用於臨床試驗和醫學治療。芝加哥安-羅伯特-盧瑞兒童醫院(Ann and Robert H. Lurie Children’s Hospital of Chicago)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究中,從廢棄的心臟組織中提取了新生兒間充質乾細胞(nMSCs),並將其用作治療腸炎的新型療法。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阿倫-夏爾馬(Arun Sharma)說:”新生兒心源性間充質乾細胞已被用於修復受傷心臟的臨床試驗,但這是首次在炎症性腸道疾病模型中研究這些有效細胞。我們的研究結果令人鼓舞,無疑為治療慢性炎症性腸病提供了一個新平台。”
先前的研究表明,從一個人身上提取的間充質乾細胞(MSCs)用於另一個人(異體幹細胞)是治療某些免疫疾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研究也表明,從老年患者身上提取的間充質乾細胞與從年輕人身上提取的細胞相比,分化能力較弱。因此,研究人員使用了新生兒細胞或從出生後四周內的新生兒身上提取的細胞。
在對患有先天性心髒病的新生兒進行心臟手術時,胸腺(位於心臟前上方並製造白細胞的器官)的一部分會被切除並丟棄,被丟棄的組織是間充質乾細胞的良好來源。
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將這些源自心臟的nMSCs直接注射到小鼠小腸中類似克羅恩病的炎症病灶中。他們發現,注射後病灶炎症明顯減輕,並促進了腸粘膜的傷口癒合。
克羅恩病等慢性炎症性腸病通常採用皮質類固醇抗炎藥、抗微生物藥、免疫抑製劑和抗體療法等綜合療法進行治療。然而,聯合用藥會產生副作用,有些患者還會產生抗藥性。研究人員說,他們的新療法可以從側面解決這些問題。
由於nMSCs 是直接注入腸道的,因此目前的治療需要手術。研究人員的下一步工作是開發一種通過靜脈注射干細胞的方法。在這種治療方法進入臨床試驗之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的動物實驗。
夏爾馬說:”最終,我們的目標是在克羅恩病的症狀和體徵出現之前,利用這種細胞類型進行治療,同時也作為一種預防措施。我們還可能將這種方法應用於其他炎症性疾病。潛力是巨大的,我們很高興能繼續前進。”
這項研究發表在《先進治療學》(Advanced Therapeutics)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