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時代7代家族樹表明了當時社會結構的複雜程度
人類學家拼湊出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石器時代家譜,橫跨七代親屬。對法國一處墓葬遺址中數十人遺骸的基因研究揭示了當時家庭和社會動態的一些驚人見解。這個墓葬遺址被稱為Gurgy Les Noisats,其年代大約在距今6300 至6700 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當時人類開始定居在當地的農業社區。在一系列墓穴中,128 具遺骸已被確認,而且沒有任何紀念碑或寶藏,這表明他們是當時的”平民”。
在這項新研究中,PACEA 和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埋葬在古爾基的94 人的基因組,以建立他們之間的家族關係樹。研究小組調查了一系列因素,如死亡年齡、遺傳性別、鍶同位素比率(表明原籍地區和遷移模式)、線粒體和Y 染色體DNA 數據(分別表明母親和父親的血統)。由此,科學家們能夠在一個家譜中將五代人中的12 個人聯繫起來,而在另一個家譜中則將七代人中的64 個人聯繫起來,數量之多令人吃驚。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斯特凡-羅蒂埃(Stéphane Rottier)說:”從發掘開始,我們就發現了完全控制墓葬空間的證據,只有極少數墓葬重疊,這感覺就像該遺址是由一群關係密切的人管理的,或者至少是由知道誰葬在哪裡的人管理的。”
較大的石器時代家譜,跨越七代。藝術再現基於遺傳信息。虛線表示缺失的家庭成員–正方形表示男性,圓形表示女性波爾多大學/PACEA/埃萊娜-普蘭(Elena Plain)繪圖
這些數據揭示了石器時代社會的一些迷人之處。一代人幾乎總是通過父親的血統與上一代人聯繫在一起,而埋葬在那裡的成年女性中,與父親血統相同的並不多。相反,這些成年女性的鍶同位素比率表明她們是從其他地方遷移過來的。這些信息共同表明,該族群實行父系氏族制,在這種社會結構中,男性通常終生生活在同一個族群中,而女性則遷入其伴侶的族群。
有趣的是,成年後加入族群的女性只有遠親關係,而且鍶同位素比值不同,這表明鄰近地區的多個族群在聚會和交換成員。
此外,還發現埋葬在古爾基的兄弟姐妹總是父母雙亡。沒有發現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這表明該社會是一夫一妻制的。另外,研究小組也承認,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可能被故意排除在家族墓地之外。
基因數據似乎還暗示了家族使用該墓地的起源和結束。最大的家譜可以追溯到一個男人,他的遺骸在一個女人的墳墓中被發現,表明他的遺骨是從另一個遺址帶過來的。科學家認為,這表明他對這個家族”意義重大”。
更耐人尋味的是,在最初幾代人中,沒有兒童或青少年被埋葬在該遺址,而在最後幾代人中,也沒有成年人被埋葬。這表明,這個家族只在三到四代(或大約一個世紀)內積極使用過這個埋葬地,然後就搬到了新的地方。
總而言之,這項研究為這個石器時代的家族提供了一些引人入勝的社會洞察,包括他們在古吉期間相對成功。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Maïté Rivollat 說:”我們觀察到大量達到生育年齡的兄弟姐妹。”研究的第一作者Maïté Rivollat 說:”結合預期的同等數量的女性和大量死亡的嬰兒,這表明家庭規模大、生育率高、健康和營養狀況普遍穩定,這在如此古老的時代是非常驚人的。”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