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帶微軟市值飛升2.6萬億美元外媒卻爆兩家內鬥
微軟的市值達到近2.6萬億美元,屬實是賺翻了!借OpenAI拿到全球第二,元宇宙之後第二波浪潮來了。這輪AI熱潮,簡直讓微軟賺翻了!就在今天,微軟憑藉著近2.6萬億美元的市值,成功創下了歷史新高。
因為市場對AI前景的樂觀情緒,本週四收盤時,微軟股價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
2021年,微軟乘著“元宇宙”的東風,市值一路走高,突破2.5萬億,超越蘋果成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
而如今,在資本市場遭遇寒冬,全球經濟一蹶不振之時,微軟卻再次憑藉押寶OpenAI和“AI熱潮”,市值接近2.6萬億,再次創造歷史。
ChatGPT等大模型以及系列產品的崛起中,微軟成了最大受益者之一。
乘著大模型東風,直接起飛
微軟的股價已經創下歷史新高,今年截至目前,微軟股價今年已經上漲了46%。
這很符合摩根大通分析師的預測。
此前,微軟的高管就曾預測,本輪AI大爆發將使微軟的年收入達到100億美元。
根據微軟的說法,公司有望從使用Azure雲或OpenAI模型的開發者那裡獲得100億美元的年收入,或者更多。
2021年11月,微軟的股價曾創下歷史新高,而本週四,該股收於348.10美元,超過了21年11月的記錄。
去年11月,OpenAI發布了ChatGPT,隨後引爆了全世界的AI大模型熱潮。
而微軟憑藉和OpenAI的合作關係,擁有OpenAI模型的獨家許可,包括GPT-4等最當紅的大語言模型。
現在,OpenAI的大模型都被整合到Bing搜索引擎,甚至Windows操作系統中。
二月份的發布會上,微軟CEO Na DELL a表示:這是科技界激動人心的時刻
除了對OpenAI的巨額投資之外,微軟還提供了底層的算力。
對於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當然是這些對微軟的收益意味著什麼。
在上四個季度中,微軟的總收入已經接近2080億美元。
今年4月,微軟財務主管Amy Hood表示,預計Azure雲第四季度財政增長會達到26%到27%,其中1個百分點來自AI服務。
本週一,在和微軟技術主管Kevin Scott的公開討論中,Hood提供了更多細節,稱“下一代人工智能業務將成為我們歷史上增長最快的100億美元業務。”
技術主管Scott對此也十分有信心——“所有人都想用我們的基礎設施,無論他們是要訓練自己的模型,還是運行開源模型,亦或是需要調用我們的API。
現在,摩根大通的分析師已經把標的價從315美元上調至350美元。
對微軟股票的買入評級相當的分析師這樣寫道:「雖然微軟遭遇的雲優化浪潮拖累了Azure的增長,但它對Security、Teams、Power Apps以及前瞻性的OpenAI投資,都為成功埋下了長期的種子。”
隨著微軟今年上漲46%,該股票已經收復了2022年以來的所有損失。當時,大批投資者因為預期利率上升和經濟逆風退出了科技行業。
雲增長和PC市場的萎縮,讓華爾街去年一整年都籠罩在悲觀情緒中。
而ChatGPT引爆的全球AI熱潮,讓市場再度興奮起來。納斯達克指數今年上漲了32%,是標準普爾500指數漲幅的兩倍。
堅決不聽OpenAI,微軟是賭對了?
模型胡說八道?無所謂
最近,外媒紛紛報導,OpenAI曾警告過微軟,GPT等AI模型會有胡說八道的幻覺問題,但微軟堅決不聽,一意孤行,只為在AI大戰中占得先機。
如今來看,微軟應該是賭對了。
而近日外媒也都爆料稱,其實微軟和合作夥伴OpenAI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好,甚至,還有一絲尷尬。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OpenAI曾警告微軟:自家技術還沒有進行更多訓練,在這種情況下就把這些模型整合進Bing其實很危險,Bing的聊天機器人Sydney很可能會胡說八道。
但微軟選擇了忽視OpenAI的這一警告。
微軟CEO納德拉在最近的採訪中表示,我們不可能在實驗室裡完成所有的對齊工作。要讓AI模式和世界接軌,你需要在真實世界中完成這個過程,而不是模擬中。
說好整進我家產品的,怎麼提前發了?
並且,根據消息人士透露,微軟的高管們對於OpenAI在去年秋天忽然提前推出ChatGPT,也感到不滿。
本來微軟正忙著將OpenAI的技術整合到Bing裡呢,結果OpenAI忽然提前放開了ChatGPT的公測,這就讓兩個合作夥伴瞬間變成了競爭對手。
隨著ChatGPT大獲成功,已經有一些微軟員工擔心ChatGPT會搶走Bing的風頭。
的確,ChatGPT兩個月內月活破億,吸引了史上增長最快的用戶群,但緊跟在一個月後發布的New Bing,並沒有取得和ChatGPT類似的成功。
分析公司YipitData的數據顯示,ChatGPT每天的平均搜索次數幾乎是Bing搜索的兩倍。
微妙的關係:是合作夥伴,也是競爭對手
曾有人這樣問納德拉,既然微軟幾十年來一直在投資自己的大語言模型,為什麼還要投資OpenAI呢?
納德拉,他發現OpenAI在追求與微軟相同的東西,既然這樣,與其訓練5個不同的基礎模型,那不如展開合作。
但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雙方的關係比表面上要復雜得多。
微軟內部的AI團隊中,瀰漫著緊張和混亂的情緒,他們抱怨分得的經費變少,而且因為無法了解OpenAI技術的內部運作覺得很受挫,尤其是需要將這些技術整合進微軟產品的員工,他們感到格外痛苦。
另一個尷尬的現實是,OpenAI和微軟的銷售團隊有時會向同一個客戶推銷。這種drama的場面屬於是典型的內訌了。
儘管如此,納德拉在採訪中依然強調,微軟在“押注”OpenAI,OpenAI也在“押注”微軟。微軟對OpenAI的投資是一項“長期穩定的交易”。
而納德拉上個月宣布,Bing搜索引擎也將很快被整合到ChatGPT中。
除了押注OpenAI,微軟還做對了什麼?
早在2015年,AlphaGo擊敗李世石,讓人工智能成功破圈。
Google也成為最先進AI技術的代名詞。
而首先提出ChatGPT核心技術的同樣是Google,一篇名為“All you need is attention”的論文為大語言模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早在2022年,就有Google工程師因向外界透露Google的AI聊天機器人L AMD A“可能具有靈魂”,卻被Google直接掃地出門。
而Google如此擔心將可能還不太成熟的AI技術推向大眾,最主要原因就是AI聊天機器人中可能存在的偏見和有害信息會影響Google現有的產品。
在微軟押注OpenAI之後,原先的AI巨無霸Google,卻成為了under dog,只能在後面苦苦追趕。
“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可能是對於Google在這場AI軍備競賽中的表現最好描述。
微軟,到底做對了什麼?
在ChatGPT初露鋒芒之後,2019年7月,微軟對OpenAI進行10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同時,OpenAI把微軟的Azure作為其獨家云計算供應商,共同開發新功能。
ChatGPT破圈後,微軟瞬間切換到初創公司的工作模式,迅速官宣將把ChatGPT整合至包括Bing、Office、Teams在內的重要產品中,微軟CEO納德拉還在New Bing發布會上向Google正式宣戰。
相比Google的保守,微軟對整合AI技術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
即使在OpenAI都已經警告微軟倉促整合他們的技術可能對微軟自己的產品帶來不好影響的前提下。
微軟依然開足馬力全力擁抱AI。
伴隨著OpenAI GPT-4等一系列新產品新功能發布,微軟的股價也節節攀升。
說明資本市場非常看好在OpenAI技術加持之下的“狼性微軟”的未來。
2年前的元宇宙盛況
上一次有此盛況,還是微軟在2021年底宣布尾隨Meta殺入元宇宙。
當時,此舉讓微軟市值突破2.5萬億美元,一舉超越蘋果,成為全球上市公司市值一哥!
不過如今,前年狂熱的元宇宙,今年似已偃旗息鼓。
兩年前,微軟宣布將會推出的元宇宙拳頭產品Mesh,旨在打造能讓人們通過AR/VR 技術進行遠程協作的應用。
現在在微軟的網站上,還只是一個簡單的介紹頁面。
似乎短時間之內,Mesh只會作為一個後台功能,為Teams 和Hololens提供沉浸式VR環境的技術支持,而不會作為單獨的應用推出。
在今年的Build大會上,唯一和元宇宙相關的內容就是Avatar within Teams。
這個效果怎麼說呢?
似乎和Meta做的差不多。
而作為進軍元宇宙的另一個Big Move,收購動視暴雪,現在也被美國和英國反壟斷機構卡了脖子。
目前來看這個收購案至少短時間內很難完成。
而就在今年3月份,微軟宣佈在3月10日前關閉虛擬社交平台AltSpaceVR。
在之後微軟的萬人大裁員中,元宇宙社交AltSpaceVR和HoloLens頭顯團隊都遭到了重創,多個團隊原地解散。
可以說,兩年前助推微軟攀上市值高峰的“元宇宙”項目,都發展得很艱難。
用OpenAI CEO Sam Altman的話來說,要看一個行業是真的風口還是“虛假繁榮”,就看看首批用戶是否真的能沉迷進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中不能自拔。
至少小編自己的VR頭顯是有一段時間沒用了,但是工作和生活卻越來越離不開ChatGPT了。
Meta靠開源,英偉達賣鏟子
這輪熱潮中,各家大廠都是卯足了勁想要分一杯羹。
Meta是能從開源AI中賺錢。
如果其他公司能自由使用Meta正在開發的新AI軟件並從中獲利,那Meta就會對越來越多的AI開發者和企業產生影響力。
據悉,Meta正在研究如何將LLaMA的下一個版本(它可以為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提供動力)進行商用。
此舉或許會引發AI開發者的狂熱,因為他們太渴望有一款Google和OpenAI售賣軟件的的平替了。
阿布扎比最近發布的Falcon開源模型,已經在AI社區引發了極大關注。這也進一步推進了OpenAI將LLM商用的決定。
不過,如果Meta將LLaMA的下一個版本商業化,可能也會面臨版權糾紛和法律責任。
笑得很開心的還有一個人,就是老黃。
如今,AI創業公司有多缺算力,英偉達市值就能漲多高。
如果沒有英偉達的A100、H100、GH200,讓大模型和生成式AI應用進化神速。
而巨頭和初創公司的紮堆湧入,也讓GPU供不應求。
Mixpanel創始人兼CEO發推稱,願用10%股權,交換價值1.5億美元的GPU算力
對投資機構而言,擁有算力已經成了投資優秀AI公司入場券。
來源:新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