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五顏六色的晶體可以警告冷鏈事故曾經發生
雖然許多貨物在使用前必須保持冷凍,但有些貨物–如某些疫苗被加熱後回到低溫狀態也會發生分解。一種廉價的新技術可以提醒人們這種情況已經發生。雖然現在已經有電子標籤可以記錄易腐物品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發生的溫度變化。然而,這些設備在大規模使用時可能很昂貴,而且它們最終會成為另一種形式的電子廢物。變色染料也被使用,儘管它們的顏色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褪色。此外,它們中的大多數只顯示溫度是否達到了0ºC(32 ºF)以上。
為了尋求一種更便宜、更精確和更環保的替代方法,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生產了甘油包裹的二氧化矽納米顆粒,將其混合到水和聚乙二醇或乙二醇的溶液中。
這些顆粒聚集在一起,在液體中形成微晶體,一旦溶液被凍結成固體就會保持這種形式。由於晶體的表面結構,它們以這樣一種方式反射光線,使它們在人眼裡看起來是亮綠色(或紅色,取決於配方)。
通過調整水與乙二醇的比例,有可能調整冷凍溶液融化的溫度。當它真的融化時,微晶體會散開,不再產生綠色。即使溶液再次凍結,納米顆粒也不會重新形成晶體。
因此,如果加入溶液的標籤或標識呈現綠色,這意味著它一直保持在其給定的閾值溫度以下。然而,如果它是無色的,那麼人們就會知道,在某些時候它變得太熱了。在實驗室測試中,該技術成功地表明昇溫到目標溫度,低至-94 ºF(-70 ºC)。
關於這項研究的論文–由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尹亞東和中國科學院的杜學敏領導,論文最近發表在ACS Nano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