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商業月球登陸失敗原因公佈:高度計算出錯燃料耗盡墜毀
日本上市公司ispace召開新聞發布會,公佈上個月Hakuto-R(白兔-R)在登陸月球最後階段失聯的調查報告。作為地球上首家向月球投送有效載荷的私營企業,ispace的著陸器於去年12月搭乘SpaceX獵鷹9號火箭升空。經過5個月的旅途後,在北京時間4月26日凌晨終於進入計劃的最後一步——登陸月球。
(來源:現場直播)
但就在現場數據顯示登陸器到達月面後,ispace卻遲遲沒有宣布任務成功,最終公司確認登陸器處於失聯狀態,推測登陸已經失敗。
今天的發布會就是來解釋,在任務的最後時刻,到底發生了什麼。
(來源:ispace)
ispace表示,根據對航行數據的分析,登陸器一開始成功地從距離月球表面100公里的位置開始下降,在接近一個小時的下降過程中成功將速度降到1米/秒以內,直到這一步都符合預期。
但在最後階段登陸器的高度測量發生了預期外的狀況。事後回溯發現,當數據顯示高度為零的時候,實際上登陸器距離月球表面還有5公里的距離。所以在到達預定登陸時間後,著陸器繼續處於低速下降的狀態,直到推進系統耗盡燃料。隨後登陸器失去控制,可以推斷以自由落體的方式砸向月球表面。
通過進一步探究數據,研究人員發現,在著陸器向預定著陸點下降的過程中,通過了一個大概3公里高的懸崖(火山口的邊緣),使得機載傳感器測量的高度急劇上升,與之前設定的預估高度值之間出現比較大的差異。機載軟件錯誤地確定這個差異的原因是傳感器報告的異常,進而攔截了傳感器的數據。該功能設計的初衷是為了確保傳感器壞掉的情況下維持飛行器運作。
NASA也在本周公布,通過在軌的月球探測衛星,在白兔-R預定的著陸點附近拍到了散落一地的登陸器殘骸。
(登陸點前後對比,來源:NASA Moon)
在周五的發布會上,ispace首席技術官氏家亮(Ryo Ujiie)向記者們表示,有一部分軟件故障應該歸咎於任務參數等設置。據悉,這套軟件是由美國太空軟件開發商德雷珀提供。氏家亮同時透露,公司在登陸月球前七個月前改變了計劃的登陸地點。氏家亮說道:“如果不去改變登陸點的話,我們這次可能就成功了,但這只是一個假設。”
明年再戰
最後的調查報告也不全是壞消息,至少證明了登陸器能扛過登陸月球前的一系列挑戰。
ispace首席執行官袴田武史(Takeshi Hakamada)表示:“第一次任務展現了大量技術的可靠性,登陸器實際上已經走到非常接近月球表面的位置。現在我們也識別出了登陸過程中的問題,並對如何改進有了非常清晰的認知。”
ispace的下一次月球登陸預期將在2024年進行。根據目前的計劃,從2025年開始,ispace將與德雷珀合作將NASA的物資送往月球,實現2040年前建立“永久月球基地”的計劃。
趕在登陸器抵達月球前,ispace也在4月完成了自己的IPO,受到登月概念的刺激,股價一度暴漲9倍至2373日元,但隨著登陸器失聯又下探至800日元,後續到今天又翻了一倍。
(ispace日線圖,來源:Trading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