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團隊的抗疫“金句爆款”榮膺2022年度科學技術普及特等獎
把病毒悶死在家裡、每一位市民都是防疫戰士……新冠疫情期間,國家感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領銜團隊,時時“喊話”市民,用通俗風趣的語言,將專業科普知識與百姓日常話語完美結合,熨平了無數人疫情期間的緊張情緒,成為大家走出疫情陰霾的“定心丸”。
今天召開的2022年度上海科技獎勵大會傳出喜訊:由張文宏教授領銜的“新冠疫情下的全民抗疫與健康生活科普”,榮膺202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獎特等獎。科普如何做出影響力?近日,張文宏教授接受記者採訪道出原委。
科普走紅“秘籍”:回應關切、破除謠言
2020年初疫情初起,常說謠言比真相跑得還快,彼時感染界領域的專業公眾號——張文宏團隊領銜“華山感染”科普號,卻一反常態,總是跑在謠言前,抓住時間節點,以最快速度、專業角度解讀疫情走向,一下子成為百姓心目中的科普大V、網紅爆款。
“一旦感染終身免疫”,風趣的“華山感染”公眾號在疫情期間吸粉無數,專業小號成長為海內外知名大號,是如何實現的?張文宏介紹:科普緊跟疫情重點事件,迅速傳遞科學信息、回應群眾關切是關鍵。
據統計,“華山感染”從張文宏新冠肺炎复盤系列開始,整個疫情期間刊登30餘篇原創文章,其中不少是專家們連夜趕寫。“世衛組織:大眾如何預防新冠病毒?”推文上線6小時,點擊率高達1550萬+人次。
在張文宏看來,科普是抗疫“利器”,科學傳播越廣、越能穩定人心。以《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冠病毒》為例,這套科普圖書數字版上線,下載量超過500萬;紙質版推出後,發行量超過110萬,社區公益贈書超過87萬冊。這套科普圖書依托專業背景,針對謠言科學分析,匯總前沿進展深入淺出轉化為科普語,持續發揮影響,成為科學防疫的科普經典書籍。
核心競爭力:尊重科學、化解未知恐懼
疫情防控遇到高溫,不少身穿“大白”的醫務人員難耐酷暑、中暑倒下。關鍵時刻,張文宏團隊及時發聲:科學防控也要防中暑,戶外採樣無須穿著“大白”。“大白換小藍”的轉變,體現了團隊專業、尊重科學的底氣,更傳遞著科普的人文關懷,無數醫護人員為之叫好。
在張文宏看來,專業和科學是科普的核心。而不少群眾還深有感觸:“文宏科普”最大特點是“說人話、接地氣”。疫情期間居家開空調安全嗎?蚊子會傳播新冠病毒嗎?洗熱水澡或汗蒸能殺死病毒嗎?……一系列百姓疑惑的生活問題,經由團隊專家及時分析闢謠,以正視聽,於最要緊時刻形成抗疫科學理念。
共克新冠,抗疫科普也是力量。“抗新冠策略千萬條, 核心就一條:得了新冠是否需要去醫院”,在群眾最迷茫、最需要科普時,張文宏團隊發聲:如何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這其中覆蓋快速了解奧密克戎、我是個新冠感染者、特殊人群感染處理等常見100問。
針對新冠疫苗接種,張文宏推出“如果疫苗沒有普遍接種,全球疫情很難改善”,從多角度、多場合廣泛宣傳疫苗接種,讓群眾了解疫苗、不懼怕疫苗,為全社會接受疫苗、走出疫情做好群眾基礎。
科普也是硬實力:全球抗疫發出中國聲音
疫情期間,時任駐美大使崔天凱專門為張文宏教授寫了一封親筆感謝信。原來,彼時不少海外遊子無法回國,針對留學生及家長的焦慮和擔憂,張文宏最大程度發揮專業優勢和作用,視頻連線留學生,講述科學抗疫的經驗和做法,相關視頻全網播放超過1億次。
面對疫情,科普不可缺位。張文宏領銜團隊與多國進行抗疫經驗交流,分享上海抗疫經驗,讓國際聽到中國抗疫聲音。他還應中國各駐外使領館邀請,與多國同胞連線,幫助他們有效自我防護、感受祖國溫暖。各類視頻連線觀眾超億人,連線內容及話題全網累計閱讀超過數十億次。
全球合力抗疫輸出新冠防治科學方案,科普圖書多國免費授權,其中《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被翻譯為18個語種免費出版。圖書衍生的漫畫、動畫、音頻等多媒體輻射廣泛;被人民日報等知名媒體平台轉發,傳播效應指數級放大。
“反應有速度、媒介有寬度、平台有廣度、解讀有問題、堅持有長度、專業有深度”,張文宏表示,此次獲獎項目秉承這樣的原則,取得良好科普效果和社會影響力。
而今,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但針對傳染病的科普仍在繼續,從傳染病科普圖書系列,到結核科普進校園,張文宏帶領團隊持續發揮科普效應,將科普知識帶入更多百姓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