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總裁:造車進展符合預期不會做Open AI類大模型
小米集團-W(HK01810,股價10.42港元,市值2613.5億港元)披露了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實現營收594.77億元,同比下滑18.9%;經調整淨利潤32.33億元,同比增加13.1%。其中,智能手機業務收入350億元,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040萬台。根據Canalys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保持第三,市佔率為11.3%。
在同日晚間的電話財報會上,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還透露稱,集團的造車業務會按照原計劃進行,在時間進度上將符合或略超預期。至於近期大廠“競賽”的熱點——大模型,盧偉冰直言,小米集團不會做OpenAI類的大模型,但會積極擁抱AI,將其與自身業務深度結合,提高智能化水平。
一季度著力清庫存,對今年整體毛利率比較樂觀
5月24日下午,小米集團披露了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數據。根據財報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團實現營收594.77億元,同比下降18.9%;經調整淨利潤32.33億元,同比上升13.1%。其餘數據方面,第一季度,小米集團銷售成本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547億元減少12.4%至479億元;研發開支41億元,同比增加17.7%。
談及集團毛利率,小米集團副總裁、CFO林世偉在電話財報會上提出,去年困擾毛利率的一些因素,如匯率、庫存等都有較大改善,對今年的整體毛利率比較樂觀。
分業務來看,小米集團業務主要涉及智能手機、loT與生活消費產品以及互聯網服務三個板塊。其中,智能手機收入349.48億元,同比下降4.6%,佔總收入的58.8%。對此,小米集團在財報中解釋稱,智能手機業務營收同比下降,主要是由於出貨量下降,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3270萬部減少7.1%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3040萬部。
2023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團智能手機ASP(智能手機平均銷售單價)為1151.6元/部,同比減少3.1%。小米集團在財報中表示,由於境外市場增強了清理存貨的力度,ASP同比下降,但部分被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內地高端智能手機貢獻的ASP增加所抵銷。
從智能手機整體市場來看,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需求受消費信心不足、購買力疲軟等因素影響,大盤持續承壓。據Canalys數據,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跌13.3%,為2014年以來最低。國內市場方面,消費電子行業修復相對滯後,據TechInsights報告,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6250萬台,同比下降13.1%,環比下降12.1%。
其餘業務方面,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分部收入168億元,同比下降13.6%,主要是由於智能電視及筆記本計算機及境外市場若干生活消費產品的銷售額減少所致,部分被智能大家電品類收入增加所抵銷。互聯網服務分部收入70億元,同比下降1.2%,主要由於廣告業務及金融科技業務收入減少所致。
談及庫存,盧偉冰直言,第一季度基本都在清庫存,庫存處於健康水位,較前五個季度都要低。“一季度基本出完,二季度留個尾巴”的目標基本實現。“整體來看,我覺得供應鏈還處於一個成本下行的渠道,清庫存對降成本還是有很大的利好。”盧偉冰稱。
造車進展良好,不會做OpenAI類的大模型
國內數據方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小米集團獲悉,小米集團第一季度在中國內地智能手機4000元~5000元價位段的銷量在Android廠商中排名第一,市佔率為24.1%。除了一季度業績,小米方面還就造車、大模型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回复。
造車方面,根據盧偉冰的說法,小米集團造車業務會按照原計劃進行,在時間進度上將符合或略超預期。同時,今年小米汽車還將按計劃進行冬測和夏測,造車業務的進展狀況良好。
談及大模型,財報數據顯示,小米集團在今年4月組建了AI實驗室大模型團隊。目前,AI領域相關人員超1200人,將不斷挖掘AI相關的用戶場景。盧偉冰指出,小米集團從2017年開始投入AI,幾年前計劃造車的時候,工作人員就基本來自AI團隊,涉及業務有小愛、自動駕駛等。
至於近期大廠開啟的“大模型競賽”,盧偉冰直言,小米集團不會做OpenAI類的大模型,但會積極擁抱AI,將其與自身業務深度結合,提高智能化水平。“未來誰擁有用戶、誰擁有數據、誰擁有用戶的使用場景,誰就可能會有比較好的優勢。”
此外,盧偉冰還表示,小米自研芯片的投入決心不會動搖,要充分意識到芯片投入的長期性、複雜性,尊重芯片行業的發展規律,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做好長期奮鬥10年、20年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