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和疲憊:社會隔離帶來的意想不到的能量損失
在實驗室環境和COVID-19隔離期間進行的研究發現,個人在與社會隔絕8小時後會感到更加疲勞。這表明,能量不足的感覺可能是人類對缺乏社會交往的一種固有反應。這項由維也納大學進行並發表在《心理科學》上的研究還表明,這種反應受到有關個人的社會人格特徵的影響。
正如長期沒有食物會引發一系列生物反應,導致飢餓的感覺,我們作為社會人的本性決定了我們也需要別人的陪伴才能生存。證據表明,缺乏社會交往會在我們的大腦中激起類似飢餓的渴望反應,促使我們再次尋求社會聯繫。
這一觀點得到了”社會平衡”理論的支持,該理論提出有一個專門的平衡系統來獨立調節我們對社會互動的需求。儘管如此,我們對社會隔離的心理反應的理解仍然有限。此外,目前還不清楚這些見解如何適用於我們遇到的日常社會隔離,特別是在COVID-19隔離期的獨特背景下。
由維也納大學的喬治亞-西拉尼(Giorgia Silani)領導的一組科學家在兩種情況下使用可比的方法調查了社會隔離的影響:在實驗室和COVID-19封鎖期間在家裡。在這項研究中,30名女性志願者在三個不同的日子裡來到實驗室,在沒有社會接觸或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度過8個小時,或者同時有社會接觸和食物。在這一天中,她們多次表示自己的壓力、情緒和疲勞,而生理上的壓力反應,如心率和皮質醇,都被科學家記錄下來。
為了驗證實驗室研究的結果,該結果與2020年春季在奧地利和意大利封鎖期間進行的一項研究的測量結果進行了比較。在這項研究中,他們使用了87名參與者的數據,他們在隔離狀態下度過了至少8小時的時間,並且在7天內每天多次用相同的測量方法評估他們的壓力和行為影響。
“在實驗室研究中,我們發現社會隔離和食物匱乏之間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第一作者安娜-斯蒂約維奇和保羅-福布斯說:”這兩種狀態都會誘發能量降低和疲勞加劇,考慮到食物匱乏實際上會使我們失去能量,而社會隔離則不會,這很令人驚訝。這一結果得到了封鎖期間獲得的數據的驗證的進一步支持–在封鎖期間獨居且通常更善於交際的參與者也報告說,與他們有社會交往的日子相比,他們在被隔離的日子裡能量較低。”
作者提出,能量降低可能是我們對缺乏社會接觸的一種穩態反應,也是長期社會隔離的一些更有害的影響的潛在前兆。”眾所周知,長期的孤獨和疲勞是相關的,但我們對支撐這種聯繫的直接機制知之甚少。我們甚至在短暫的社會隔離之後就看到了這種影響,這一事實表明,低能量可能是一種’社會穩態’的適應性反應,從長遠來看,這種反應可能變得不適應”,Silani解釋說。
該研究還發現,環境和人格因素調節了社會隔離對疲勞的影響;因此,未來的研究將需要確定那些最容易受到隔離影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