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朝聖奧馬哈:巴菲特股東大會上的中國投資人們
內布拉斯加州正好位於美國中間;無論東西海岸,飛到這裡都要三個半小時。這里地處中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是美國最重要的農業和畜牧業產地,從內布拉斯加州的外號“剝玉米殼人的州”和“牛肉州”,就知道這裡的傳統支柱經濟。
(巴菲特和芒格)
奧馬哈的神諭
在這個地廣人稀的農業大州,東部的奧馬哈是最大城市,但與美國其他城市相比,這裡依然是個小城。這座城市有過不少名人,美國前總統杰拉德·福特和好萊塢傳奇馬龍·白蘭度都出生在這裡,但現在這裡最大的名片無疑是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芒格(Charlie Munger)兩位傳奇投資家。
從1965年至今,兩人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複合年收益率達到了驚人的20%,成為市值超過7000億美元的投資控股巨頭。巴菲特也因此個人資產超過1100億美元,一度成為全球首富。
每年春夏之交的某個週末,都會有數万人從全球各地來到小小的奧馬哈機場,參加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年度股東大會。這個股東大會又被稱為“投資圈的伍德斯托克(傳奇音樂節)”,因為“奧馬哈的神諭”(Oracle of Omaha)會不厭其煩地回答股東們的各種問題,給出自己的觀點與預判。
這場年度股東大會是小城奧馬哈的年度最大盛會,酒店價格甚至會飆至平日的至多四倍。1965年的股東大會只有12人參加,1986年參會人數突破1000人,2000年突破1萬人,近年來每年的參會者穩定在4萬多。
近年來,巴菲特股東大會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面孔。早在2016年,就有媒體統計中國參會者數量已經超過了3000多人,成為美國之外最大的參會人群。他們需要從中國乘坐十多個小時的航班來到美國,還要在舊金山或是洛杉磯等地再次轉機,才能來到這個美國中部的小城市,親眼見到兩位智慧人瑞。
巴菲特股東大會的門票並不要額外付費,只需要持有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很多投資者都是帶著孩子一道參會,讓孩子從小就現場感受股神的投資智慧和人生哲理,甚至還有機會親自向兩位老人提問(需要現場抽籤)。近年來向巴菲特和芒格提問的隊伍中,同樣不乏中國孩子的身影。
因為疫情的關係,巴菲特股東大會在2020和2021兩年轉成線上舉辦,去年才重新回到奧馬哈CHI Health體育中心線下舉辦。但因為疫情管控的原因,中國投資者的大部隊直到今年才開始重新來到奧馬哈朝聖。雖然暫時無法統計今年中國參會者的數量,但在奧馬哈機場、酒店乃至會展中心,到處可見華人的面孔。
今年中國參會者或許還沒有恢復到往日的規模,因為中美航班數量依然有限,票價居高不下,從國內來到奧馬哈的參會成本不菲。一群來自北京的參會者向新浪透露,他們單是經濟艙機票就要高達5-6萬人民幣,而商務艙機票更是高達25-26萬人民幣,而且很多人回國還要從香港轉機。
實際上,巴菲特股東大會每年都會在財經媒體線上直播,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被媒體一遍遍報導。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中國投資者不遠萬里、不辭辛苦、不惜重金來到奧馬哈,就為了親眼看到兩位股神?
(投資人們狂熱迎接巴菲特出場)
現場意義不同
望華投資創始人兼總裁、前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戚克栴已經是第五次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了。從2015年開始,除了因為疫情中斷的那幾年,他基本每年都會親自趕到奧馬哈,親自聆聽巴菲特和芒格兩位老人的箴言。
“我個人不喜歡看媒體報導。因為大會涉及的話題橫跨了財經、金融、政治、文化等諸多領域,兩位老人用的語言也比較老,還有口音,還涉及到語境問題,媒體傳譯報導的經常會有偏差。所以我必須來到現場,親眼看到,親耳聽到。”
對戚克栴而言,今年來到奧馬哈還有著特殊意義。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畢業的他,是巴菲特的校友,也曾經在哥大校園聽過巴菲特講課。此次他專門請巴菲特的助理,將自己剛剛出版的《制勝投資:微米革財富密碼》一書獻給自己的“投資導師”;這本書是他將價值投資理念與中國投資實踐相結合的系統闡述。
對正在學習價值投資的方午屹而言,來到奧巴馬的確存在偶像因素。“對投資圈而言,巴菲特和芒格是兩位英雄。你在現場看到自己崇拜的偶像,和電視上看是完全不一樣的。打個比方,我年輕的時候喜歡打籃球,如果有機會現場看喬丹和科比打球,當然一定會去現場。”
這是方午屹第二次來巴菲特股東大會。相比上一次來奧馬哈,這回他有了更多的知識積累,閱讀了不少關於巴菲特的投資書籍,做足了功課才來參會。“現在我們這個年紀的人,經歷過一些事情,經受過一些挫折,再聽巴菲特和芒格,會有特別深的感悟,所以我願意來現場聆聽。”
為了坐得離巴菲特更近,他凌晨四點多就和朋友一起去會場中心排隊。而他們趕到的時候,四個入口就已經有上百人在排隊了,有些人甚至午夜之前就去排隊。“提前排隊的並不只是業務投資者,我看到有幾十億美元規模的基金經理也在五點多就來排隊了。”
前海開源執行總經理楊德龍也是第五次來到奧馬哈。他介紹稱,現場參加股東大會的感受和遠程看是非常不一樣的,巴菲特作為股神有著巨大的魅力,一方面的確是在價值投資上做的非常成功,另一方面,他們又是樂於分享的人,每年要回答將近60個問題。
“巴菲特會給大家不遺餘力地去講解價值投資。這個也是很多投資人不具備的,很多投資人可能自己把投資做好就好了,很少去做價值投資理念的推廣,我覺得這一點是巴菲特令人尊重的地方。”
一位希望匿名的中國投資者也提到了另一個擔憂,“巴菲特已經93歲了,芒格甚至99歲了。他們親自出席股東大會的機會,現場看一年就少一年。或許明年就不參加了呢,所以今年有機會,我就必須要來到現場,每一次參會都可能是最寶貴的回憶。”
但在活動結束之後,他感到很欣慰:兩位老人的狀態甚至比前兩年更好,明年自己應該還能再來奧馬哈。儘管今年芒格是坐著輪椅上台,但在全天長達六個小時的問答環節中,巴菲特和芒格兩位近百歲的老人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精神狀態,思維依然敏捷,甚至看不出任何倦意。
股神看好中國
雖然巴菲特和芒格還沒有宣布退休的計劃,但因為年歲已高,兩人已經在去年確定了接班人。如果巴菲特無法繼續工作,目前的副董事長阿貝爾(Greg Abel)將接過CEO的職位。而在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再次明確無誤地提到,阿貝爾會是自己的接班人,將是伯克希爾哈撒韋最終拍板的人。
戚克栴坦言,自己完全是因為巴菲特和芒格的個人魅力才會來到奧馬哈。“如果沒有這兩位老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家公司,或許業績和股價沒有太大變化,因為他的接班人目前業務已經比較成熟,但自己是不會再來聽股東大會了。他們是非常精彩的演說家,還是幽默大師。”
他也也提到,“今年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細節是,芒格以前是自己走進來的,但今年卻是坐著輪椅上台的。而93歲的巴菲特親自給99歲的芒格推輪椅,這是一種怎樣的榮耀。作為來自禮儀之邦中國的我,感到非常感動。”
另一方面,兩位股神對中國的友善態度,對中國投資機遇的積極看好,也是吸引中國投資者的重要原因。即便在兩國關係緊張的當下,兩位老人依然在呼籲保持良好關係,積極看好中國投資前景。當然,因為兩人的年齡和極高的聲望,他們不必忌諱美國政界壓力和政治正確,可以隨心所欲地暢所欲言。
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芒格再次直言不諱地連用三個“愚蠢”(Stupid)來形容美中之間的衝突。他強調,兩國的緊張關係對彼此都有傷害,美國應該和中國搞好關係,發展貿易。巴菲特也補充稱,兩國之間在競爭,但(美國)不能施壓太過;他還以蘋果舉例,稱友好相處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
眾所周知,芒格一直是中國市場的看好者。在回答股東提問時,芒格再次重申,中國依然是外商投資的好選擇,“比起投資美國,投資中國可以讓你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一些更好的公司。即便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這也是值得的。”
在涉及到人工智能的問題,芒格再次強調了中國製造的技術優勢。他提到,如果你去中國,去比亞迪的組裝車間,就可以看到大量人工智能技術被用於製造業的案例。雖然過去半年巴菲特和芒格減持了不少比亞迪股份進行資產配置,但伯克希爾哈撒韋依然持有比亞迪近10%的H股股權。
(新浪在奧馬哈舉辦的中美投資人酒會)
不追市場風口
每年巴菲特股東大會,也為中國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在奧馬哈聚會的機會。諸多媒體、投資機構和商學院都會在活動前後舉辦投資人酒會和體驗分享活動。在因為疫情中斷三年後,新浪財經在奧馬哈舉辦的中美投資人酒會也已經進入了第八屆。
在此次酒會上,來到奧馬哈的諸多中國投資人也分享了自己在巴菲特股東大會上的感悟,這是他們不遠萬里在現場參加股東大會的寶貴收穫。巴菲特為企業創造價值的投資理念,是諸多國內基金經理最大的感受。
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提到自己在股東大會上的感觸時說,巴菲特與被投企業的關係是值得諸多投資人借鑒的,不僅是要發現價值,還要增加價值和創造價值,這是與二級市場投資人所存在差別的。價值投資者不僅要在市場找到被低估的、有價值的股票,還要作為創造者的角色為所投資的上市公司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和價值。
提到巴菲特對自己以及華夏基金帶來的影響。她提到,今年自己在股東大會上聽到最感動的一句話是,“每一個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都是我們的合夥人”。因為今年也是華夏基金的25週年,“雖然不能像巴菲特這樣有這麼多股東開大會,但希望我們做的事情,付出的努力,能給投資人創造價值,這是我們最高的榮耀。”
廣發證券副總經理武繼福也感慨道,巴菲特不僅是當代最知名的投資家,自己今天感受更深的是,“他更是一位有愛心、有社會責任感、受人尊重的一位長者。他重視客戶利益,堅持像對待自己的錢一樣對待客戶的錢。他推崇專業化,認為堅持創造價值的企業一般都高度集中於核心業務。他強調國際化,投資不會在國境線上止步。”
巴菲特和芒格的冷靜也是諸多中國投資人強調的收穫。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大熱的人工智能相關問題不斷出現,巴菲特和芒格依然保持著謹慎樂觀的態度。芒格承認,人工智能的確在不斷改變諸多行業,但自己對人工智能的熱潮保持著懷疑態度,傳統智慧依然行之有效。巴菲特也強調,自己並不認為人工智能可以壓倒人類智慧。
前海開源的楊德龍對此感觸道,國內在人工智能上的投資已經近乎瘋狂,現在連一些醫藥基金經理都轉移到了AI領域,這是一個炒作過頭的信號。“巴菲特非常固執地追求業績好的公司,而不是追趕市場風口,或許他的業績一段時間趕不上其他基金,但時間拉長了之後看,巴菲特的業績還是最好的,那些炒概念的投資人有幾個能獲得長期看好的回報?”
新浪科技鄭峻發自美國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