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網走過30年曆史但相比剛誕生時顯得更不自由不開放
整整30年前,1993年4月30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布了一項重要公告。沃爾特-胡格蘭和赫爾穆特-韋伯分別是當時的研究主任和行政主任,他們決定公開發布蒂姆-伯納斯-李在1989年首次提出的工具,讓全球從事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數據工作的科學家和機構能夠準確和快速地分享信息。他們不知道這將對世界產生多大的改變。
最初的萬維網軟件是由計算機科學家蒂姆-伯納斯-李開發的,當時他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這個新穎的信息系統旨在促進科學界內部更快、更容易的信息共享,隨後它變成了全世界數十億人的日常工作、溝通、商品流通和生活方式與娛樂最主要的渠道。
“大多數人都會同意,公開發布是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它是萬維網成功的源泉,”宣布萬維網發布的文件的共同簽署人沃爾特-胡格蘭說,”當然,除了萬維網本身之外!”
萬維網的發布是由一份內部文件啟動的,該文件是寫給”可能涉及的人”的,並由胡格蘭和韋伯簽署。早在1993年,版權許可標準正處於發展的最初階段。在這第一個版本中,文件指出:”CERN放棄了對這一代碼的所有知識產權,包括源代碼和二進制形式,並允許任何人使用、複製、修改和重新發布。”
然而,隨著開放源碼概念的進一步發展,1994年,該軟件的下一版本在開放源碼許可下發布,而不是在公共領域發布。這意味著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仍然保留版權,但任何願意的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和修改網絡。你可以在這個鏈接上閱讀更多關於萬維網的許可。
可以說,向公眾發布萬維網使其發展成為今天的巨人。讓每個人都能免費使用,此舉反映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核心價值觀,即為社會利益進行開放合作。這一點現在已經體現在CERN的開放科學政策中,它使實驗室的開放和共享文化得以延續。
2023年4月30日,萬維網的公開版本正好滿30歲。1993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決定將”W3軟件”提供給公共領域(PD),這個看似簡單的決定引發了可能是現代最基本的技術革命。雖然現在情況相當不同,但網絡仍然是50多億人–佔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依靠互聯網進行研究、工業、通信和娛樂的基礎。
W3平台是由蒂姆-伯納斯-李在1989年首次提出的,是一個基於信息之間存在的連接的信息管理系統。1990年,”超文本系統”在NeXTStep機器上創建,並在極短的時間內贏得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以外的許多科學和教育組織。當然,W3的早期成功背後的主要原因是,這個位於日內瓦的機構決定將軟件免費送給大家。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剛剛發布了標誌著1993年萬維網的PD地位的內部文件。由研究主任Walter Hoogland和行政主任Helmut Weber簽署,它簡要地描述了W3項目是一個”全球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提供一個獨立於硬件和軟件平台,甚至物理位置的協作信息系統。
文件繼續說,通過W3獲取信息是”通過一個超文本模型”,在一個世界範圍內的網絡上提供的,其設計是無論信息格式和客戶的操作系統如何都能工作。PD軟件的發布包括一個”基本”的W3客戶端,一個服務器和一個通用代碼庫,CERN放棄了源代碼和二進制代碼的所有知識產權。
1993年,適當的版權許可標準仍處於發展階段。一年後,CERN為下一版本的軟件採用了開源許可。這樣一來,該組織保留了版權,而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使用和修改W3平台。然而,最初的PD版本可以說讓網絡”成長為今天的巨人”,CERN說。
Walter Hoogland現在說,”公開發布是CERN對W3項目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此舉反映了CERN的代碼價值,即”開放合作,造福社會”。
最初的W3平台的這種開放合作和信息共享原則今天仍然存在,儘管網絡正日益變成孤島式的專有平台,為了大科技公司或像埃隆-馬斯克這樣強大的社會影響力的個人服務,互聯網的信息被收集、出售甚至武器化。ChatGPT,這個利用自由網絡創造了近期最被炒作的技術產品之一的生成型人工智能,只是這種令人不安的現象的最新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