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胺:大腦的SOS信號在神經退行性中起關鍵作用
據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西北醫科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無脊椎動物中主要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神經遞質章魚胺(octopamine)是如何與哺乳動物大腦中的其他細胞進行溝通以防止細胞死亡的。

研究人員揭示了章魚胺(一種在無脊椎動物中的主要神經遞質,在哺乳動物中少量存在)如何與哺乳動物大腦中的細胞相互作用以防止細胞死亡。科學家們發現,當在小鼠大腦皮層的星形膠質細胞培養物中引入一定水平的章魚胺時,它會觸髮乳酸的產生,從而促進細胞的生存。這些發現至關重要,因為它們揭示了章魚酰胺在哺乳動物大腦中的功能,它被比喻為一種SOS信號,促使星形膠質細胞產生能量以防止細胞因ATP短缺而死亡。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開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雙相情感障礙等疾病的方法,這些疾病都與辛胺水平失衡有關。資料來源:西北大學
儘管在哺乳動物的大腦中仍有微量的章魚胺,但其功能已被腎上腺素所取代。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它是哺乳動物進化過程中的遺留物,但此前人們對章魚胺在人腦中的作用並不十分了解。
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著手了解佔人類中樞神經系統大多數細胞的星形膠質細胞是如何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造成大腦功能障礙的。在來自小鼠大腦皮層的星形膠質細胞培養物中,科學家們發現,引入一定水平的章魚胺促使星形膠質細胞產生乳酸,促進細胞的生存。
Ken and Ruth Davee神經學部運動障礙科助理教授Gabriela Caraveo Piso博士說:”我們的發現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發現了這種微量胺–章魚胺在哺乳動物大腦中運作的方式。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SOS信號;受壓的神經元向星形膠質細胞發出這個信號,向它們輸送能量,輸送乳酸。在適當的水平上,章魚胺允許星形膠質細胞讀取這個求救信號並開始製造能量,這將保護細胞不因缺乏ATP而死亡。如果有太多的章魚胺,那就有點像煙霧阻礙了SOS的方式。它不能被星形膠質細胞所讀取”。
Caraveo Piso說,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為未來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躁鬱症提供信息,所有這些疾病都與大腦中的章魚胺水平失調有關。
“長期以來,乳酸被認為是一種廢物。但事實證明,它不是,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燃料,神經元需要將其轉化為更高形式的能量,”Caraveo Piso說。”我們認為這很重要,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到章魚酰胺水平改變的其他疾病,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和精神障礙。”
展望未來,Piso和她的合作者希望能更好地了解章魚胺在健康大腦中的運作方式。
“我們現在想知道的是: 這是否只發生在類似疾病的條件下?或者說,在學習和記憶等生理條件下,章魚胺是否發揮作用,在這些條件下,神經元也會經歷高能量需求?”Caraveo Piso說。”鑑於章魚胺可以駕馭星形膠質細胞的乳酸代謝,我們也有興趣了解在記憶和學習以及衰老這種情況下,乳酸代謝在大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