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的力量- 新的研究揭示了古代印度河大都市終結的原因
根據劍橋大學研究人員的最新發現,喜馬拉雅山洞中的一塊古老的石筍含有多次長期嚴重干旱的證據,這一波乾旱可能導致了青銅時代印度河文明的崩潰。大約4200年前開始的干旱期,持續了200多年,與印度河文明的重組相吻合,印度河文明是一個龐大的城市文明,涵蓋了今天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部分地區。
研究發現在這一干旱時期發生了三次持久的干旱–每次持續25至90年。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劍橋大學考古系的Cameron Petrie教授說:”我們發現有明確的證據表明,這段時期不是短期的危機,而是印度河流域人民生活的環境條件的逐步轉變。”
研究人員通過探究從印度Pithoragarh附近的一個洞穴中收集到的石筍的生長層來繪製歷史降雨量。通過測量一系列的環境示踪劑–包括氧、碳和鈣同位素–他們獲得了一個重建,顯示了季節性分辨率的相對降雨量。他們還使用高精度的鈾系列測定法來掌握乾旱的年齡和持續時間。
達拉姆伽利石筍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Alena Giesche說:”多條證據使我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拼湊出這些乾旱的性質–並確認它們是一致的,”她在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進行了這項研究,作為其博士論文的一部分。
Giesche和研究小組確定了夏季和冬季降雨量低於平均水平的不同時期。”乾旱影響兩個作物季節的證據對於理解這個時期的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極為重要,”Petrie說。他補充說,這一時期的干旱持續時間增加,以至於第三次乾旱的持續時間會達到幾代人。
這些發現支持現有的證據,即印度河流域大城市的衰落與氣候變化有關。”但是直到現在一直是個謎的是關於乾旱持續時間和它們發生的季節的信息,”Giesche說。”當我們考慮文化記憶以及人們在面對環境變化時如何做出適應時,這個額外的細節很重要。”
根據Petrie的說法:”考古證據表明,在200年的時間裡,古代居民採取了各種措施來適應並在面對這種新常態時保持可持續性。在這一轉變過程中,較大的城市遺址人口減少,而傾向於在印度河流域人口所佔地區的東部地區建立較小的農村定居點。同時,農業轉向對夏季作物的依賴,特別是耐旱的黍類,人口過渡到一種似乎更自力更生的生活方式。”
來自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的研究報告合著者David Ho DELL解釋說,大洪水最近已成為解釋包括印度河谷在內的一些文化轉型的一個流行原因:”但由於涉及到比較氣候和考古記錄的困難,這些聯繫通常是模糊的。這種情況現在正在改變,因為”古氣候記錄在細化季節和年度的降雨量變化方面正逐漸變得更好,這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決策。
該團隊現在希望將他們的氣候重建擴展到印度河地區的西部,那裡的冬季降雨系統變得比印度夏季季風更有優勢。”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更多像這樣的記錄,從一個西-東方向的橫斷面穿過夏季和冬季季風相互作用的地區–而且,關鍵是要捕捉到這個乾旱時期的開始,”Giesche說。
諾森比亞大學的古氣候學家、合著者塞巴斯蒂安-布賴滕巴赫(Sebastian Breitenbach)教授說:”目前,我們的研究地圖上有一個巨大的盲點,橫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印度的夏季季風和西風在那里相互作用,可悲的是,政治局勢不太可能允許在不久的將來進行這種研究。”
“古氣候學家和考古學家都有更多的工作要做,”霍德爾說。”我們在劍橋很幸運,這兩個部門彼此相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