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將心理健康服務與較低的自殺率聯繫起來
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改善心理健康護理的可及性可以大大降低自殺率。研究人員繪製了一張美國各地治療師和精神病學家的詳細地圖,根據需求、競爭和交通等因素計算出護理的可及性。然後將這些可及性得分與自殺率聯繫起來,揭示了增加可及性和減少自殺風險之間的密切聯繫。
該研究還強調了醫療服務獲取方面的差異,那些最危險的人往往很難找到幫助。
在歷史上的高自殺率和心理健康護理提供者短缺的情況下,哥倫比亞大學的新研究表明,緩解心理健康護理機會不均等的干預措施可以防止不必要的死亡和痛苦。Daniel Tadmon和Peter S. Bearman在下週即將發表在PNAS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心理健康護理和自殺的空間-社會可及性差異》中發現,在美國,改善心理健康護理的可及性與自殺風險的降低有關。
為了進行這項研究,Daniel Tadmon和Peter S. Bearman開發了新的方法,以比以前更精細的方式來衡量獲得服務的情況。首先,他們精確地定位了美國所有的精神病醫生和治療師,首次創建了一個全面、準確的提供者地圖。對於每個人口普查區,大致相當於一個社區的大小,他們通過整合服務需求、競爭和交通選擇來計算居民獲得護理的機會。
接下來,他們將這個分數與縣級的平均自殺率進行了比較。分數越高,表明前往需求不那麼飽和的更多醫療機構的旅行時間越短,與自殺風險的降低密切相關。
當控制了與自殺有關的其他關鍵因素,包括種族、離婚和槍支商店的流行率時,這種影響仍然存在。
這項工作闡明了美國的醫療保健分佈和需求之間的錯位。Tadmon指出,這一數據也暴露了獲得醫療服務方面的高度不平等。他補充說:”令人震驚的是,那些社會環境使他們面臨更大的自殺風險的人,也更難找到可以幫助他們的現有精神病醫生和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