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之不去的腦損傷症狀困擾著腦震盪患者
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輕微的腦震盪會對大腦造成長期影響,改變大腦區域之間的溝通方式,並可能導致長期症狀,如疲勞和認知障礙。儘管在常規的大腦掃描中沒有明顯的結構性損傷,但該研究顯示,丘腦是大腦的中繼系統,在腦震盪後變得過度連接。這種過度補償可能是患者出現持續症狀的原因。通過分析PET掃描,研究人員確定了神經遞質和長期症狀之間的關聯,提高了未來開發針對性治療的可能性。
輕度創傷性腦損傷–腦震盪–是由於頭部受到打擊或顛簸造成的。例如,它可能因摔倒、運動傷害或騎車事故或車禍而發生。但儘管被稱為”輕微”,它通常與持續的症狀和不完全恢復有關。這些症狀包括抑鬱症、認知障礙、頭痛和疲勞。
雖然一些臨床醫生在最近的研究中預測,10個經歷腦震蕩的人中有9個會在6個月後完全康復,但正在出現的證據表明,只有一半人實現了完全康復。這意味著相當一部分病人可能沒有得到充分的傷後護理。
然而,預測哪些患者會快速恢復,哪些患者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恢復是一個挑戰。目前,疑似腦震盪患者通常會接受腦部掃描–CT掃描或MRI掃描,這兩種掃描都是為了尋找結構性問題,如炎症或瘀傷–然而,即使這些掃描沒有顯示明顯的結構性損傷,患者的症狀仍可能持續存在。
劍橋大學臨床神經科學系和麻醉科的Emmanuel Stamatakis博士說:”在世界範圍內,我們看到輕度腦外傷的病例在增加,特別是由於我們的老齡人口的跌倒和中低收入國家的道路交通碰撞的數量增加。目前,我們沒有明確的方法來確定這些病人中哪些將迅速恢復,哪些將需要更長的時間,而過度樂觀和不精確的預後相結合意味著一些病人有可能沒有得到足夠的症狀護理”。
Stamatakis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fMRI腦部掃描–即功能性MRI掃描,觀察大腦的不同區域如何相互協調–取自108名輕度創傷性腦損傷患者,並與76名健康志願者的掃描進行了比較。還對患者的持續症狀進行了評估。
這些患者和志願者被招募到CENTER-TBI,這是一個大型的歐洲研究項目,旨在改善對腦外傷患者的護理,由David Menon教授(麻醉科主任)擔任聯合主席,由歐盟資助。
在今天發表在《大腦》上的結果中,研究小組發現,不到一半的人(45%)仍然表現出腦損傷的症狀,其中最常見的是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和頭痛。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患者的大腦中一個被稱為丘腦的區域出現了異常,該區域整合了所有的感覺信息,並將這些信息傳遞給大腦。與此相反的是,腦震盪與丘腦和大腦其他部分之間的連接性增加有關–換句話說,丘腦由於受傷而試圖進行更多的交流–這種連接性越大,病人的預後就越差。
劍橋大學臨床神經科學系和休斯廳的博士生麗貝卡-伍德羅說:”儘管在常規掃描中,大腦沒有明顯的結構性損傷,但我們看到明顯的證據表明,丘腦–大腦的中繼系統–被過度連接。我們可以把這解釋為丘腦試圖過度補償任何預期的損害,而這似乎是患者經歷的一些長期症狀的根源。”
通過研究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的額外數據,它可以測量身體組織的區域化學成分,研究人員能夠根據病人顯示的長期症狀與關鍵的神經遞質產生關聯。例如,出現認知問題(如記憶困難)的患者顯示丘腦和富含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的大腦區域之間的連接增加;出現情緒症狀(如抑鬱或易怒)的患者顯示與富含5-羥色胺的大腦區域的連接更大。
Stamatakis博士也是劍橋大學皇后學院的Stephen Erskine研究員,他補充說:”我們知道已經有針對這些大腦化學物質的藥物,所以我們的發現提供了希望,在未來,我們不僅能夠預測病人的預後,而且我們還能夠提供針對他們特定症狀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