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不與“東方”便諾基亞春深鎖鼎橋
4月9日晚東方材料一紙公告,讓華為置身風口浪尖之中。東方材料(603110)公告稱,擬通過定增募資的方式來從昔日通訊巨頭諾基亞手中收購TD TECH51%股權,本次收購將耗資21.216億元。本是一起簡單的收購,但這其中牽扯到華為和諾基亞這兩家巨頭,瞬間引發各界廣泛關注。
就在上述公告發出幾個小時後,華為連夜發布聲明稱:“我司沒有任何意願及可能與東方材料合資運營TD TECH”。在華為強硬“撇清關係”後,上一個交易日錄得漲停的東方材料,在4月10日直接跌停,股價下跌10.01%。成為A股為數不多的漲停後又馬上跌停的上市公司。
與此同時,上交所就非公開發行事項向東方材料發送監管工作函,對東方材料六連問。問題涉及跨界收購合理性、標的公司業務、標的公司財務情況及交易作價、交易相關款項支付、優先受讓權條款、前期股價波動。
這次跌停,是華為“不與東方便”,還是東方材料自身經營有問題?本文將通過其財報來詳細分析解讀。
1
華為投出“反對票”
華為和東方材料“糾葛”的根源在於華為是TD TECH第二大股東,成立於2003年的TD TECH,註冊地在香港,那時候諾基亞如日中天,還以38%的市場份額穩坐全球通訊行業第一的寶座,此時的華為是冉冉升起的新星,從股權結構也能看出當時兩家的江湖地位,諾基亞持股51%,華為持股49%。儘管諾基亞後來日薄西山,不復當年之勇,華為則成為全球通訊巨頭,但TD TECH的股權一直沒有變動。
華為和TD TECH關係比較複雜,TD TECH的全資子公司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橋),以及後者在全資控股的公司成都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均為通信聯接領域的解決方案提供商而華為又是通信行業巨無霸,兩者之間的關聯在所難免。
天眼查數據顯示,鼎橋的董事名單中有何海鵬、徐直軍、章旗、閆力大等人的身影。何海鵬、章旗、閆力大三人可能知名度不算太大,但徐直軍確實名聲在外,他不僅是華為副董事長,還是華為前任輪值董事長。另外三人也都是華為的高管,華為和鼎橋的關係可見一斑。
從東方材料的公告可以看出,東方材料要收購TD TECH,其實更看重的是他們控股的鼎橋,其公告中表示,收購TD TECH 51%股權並取得控制權後,公司會在原有主營業務基礎上,新增無線通信、終端和物聯網等產品。這個才是東方材料的“醉翁之意”。
2022年5月,鼎橋推出一款搭載了聯發科天璣1000+芯片的TD Tech M40手機,但細心的網友發現,這款手機和搭載麒麟芯片的Mate 40外形幾乎一模一樣,如果換成別的手機生產商,華為肯定會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但從鼎橋TD Tech M40推出至今將近一年的時間,華為一直默不發聲,是華為沒有發現TD Tech M40的“拷貝”還是華為的默許,不言而喻。
通過高管支持甚至可能還有技術支持,華為作為持有TD TECH49%股權方,對其發展可謂不餘遺力,但在TD TECH收購案中,華為出人意料地投出了“反對票”。華為在聲明中表示,“與諾基亞運營TD TECH是基於雙方的戰略合作與雙方技術實力、全球的銷售與服務能力。”
在聲明中華為認可了諾基亞出售股權,但華為也作出表態,“購買股權者要擁有同樣的戰略能力,才具備延續既有合作的基礎。”,華為透露,正在評估相關情況,“有權採取後續措施,包括但不限於行使優先購買權、全部出售股份退出、終止對TD TECH及其下屬企業的有關技術授權。”,這直接表明,華為對東方材料的不認可。
或許是受華為的反對影響,上交所4月9日向東方材料下發監管工作函,就公司非公開發行事項提出監管要求。一時間東方材料的收購案還沒正式啟動就可能出現夭折的徵兆。4月10日下午,東方材料表示正在跟華為積極溝通中,晚間東方材料再發公告,透露本次交易的最新進展,聲稱截至4月10日尚未取得華為關於放棄優先受讓權的承諾文件,從而導致交易有無法實施的風險。
2
劉姝威:嚴厲打擊不正之風
東方材料意欲收購TD TECH尚無著落,引來各方批評。尤其是資深業內人士劉姝威的點評尤為犀利,她在個人社交平台直接發文稱要《嚴厲打擊不正之風》,成為圈內首位直面發聲的著名經濟學家。
提起劉姝威,在圈內可是赫赫有名,其畢業於北京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師從經濟學家陳岱孫和厲以寧。劉姝威不僅是研究型學者,現任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還在很多著名企業擔任高管,比如万科獨立董事、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委員、格力電器獨立董事、中光學集團獨立董事等等,自身學術過硬,名師加持,以及眾多大型企業高管光環,讓其在圈內有一定話語權。尤其是2002年的“藍田事件”還讓其獲得了2002年十大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大獎,更是讓其家喻戶曉。
劉姝威在其公眾號中明確指出東方材料“沒有能力經營主業,甚至沒有能力經營企業,卻妄想收購其他業務,改頭換面,操縱股價,是癡心妄想!監管機構必須嚴厲打擊這種行為,這種行為破壞證券市場的風氣!”。劉姝威的高調“喊打”並非沒有依據,而是結合東方材料的主營業務以及相關財報得出的判斷,一時引發諸多共鳴。
BT財經了解到,劉姝威雖然經常會對企業經營事件發聲點評,但如此犀利點評並不多見。在劉姝威“喊打”的同時,東方材料獨立董事李若山對本次收購案直接投出棄權票,李若山擁有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上交所上市公司諮詢專家委員會委員等多重身份,他認為收購存在諸多風險。李若山曾與公司管理層進行面對面溝通,基於該項收購相對複雜,希望後續在充分詳細了解項目情況的基礎上,再發表明確意見。
3
五年營收只增加100萬
烯牛數據顯示,成立於1994年12月18日的東方材料,在2017年10月才成功上市。主營業務為包裝印刷油墨材料等,屬於消費衍生行業,與通信行業毫無關聯。上市時東方材料的發行價為13.04元,截至4月10日收盤,股價為40.02元/股,股價上漲了207%,若以2022年2月46.91的高位計算,股價增幅高達260%。
自上市以來,東方材料的表現只能用很一般來形容。公司主營業務幾乎常年維持原狀,收入、利潤分別在4億以及5000萬水準窄幅波動。因尚未發布2022年年報,僅以2017年至2021年的營收和淨利潤數據作為參考。2017年至2021年營收分別為3.952億元、3.924億元、4.127億元、4.150億元和3.959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99%、-0.69%、5.17%、0.55%和-4.60%,其中最高增幅為2019年的5.17%。2017年至2021年淨利潤分別為0.55億元、0.33億元、0.53億元、0.5億元、0.56億元,同比增幅為-9.85%、-40.40%、60.16%、-5.24%和11.88%。
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東方材料的總營收為2.84億元,同比增長-0.43%,淨利潤為0.15億元。同比下滑74.57%。2022財年極有可能錄得雙滑的尷尬。
根據東方材料IPO招股書情況說明,2017年通過IPO募集資金約3億元,用於“年產1萬噸無溶劑膠粘劑項目”、“年產5千噸環保型包裝油墨、年產5千噸PCB電子油墨、年產5千噸光纖著色油墨塗層新材料項目”的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但很快於2019年6月和2020年3月結束了“年產5千噸環保型包裝油墨”,“年產5,000噸光纖著色油墨塗層”、“年產5,000噸PCB電子油墨項目”和“市場戰略建設項目”等募投項目。
而原定於2019年完成的“年產10,000 噸無溶劑膠粘劑項目”直至2023年1月19日才正式結項。東方材料將原計劃用於新項目的資金幾乎大部分導入對公司流動性的補充,原定規劃項目推進遲緩或直接終止,不僅引發投資者不滿,也直接影響到自身的經營業績。
財報顯示,東方材料在上市第一年的2017年全年總營收為3.95億元,而直到2021年總營收只增長了0.01億元(100萬元),全年總營收僅為3.96億元。幾乎原地踏步,複合增長率幾乎為零,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這樣的業績有些“辣眼睛”。
投資人史保剛對東方材料上市以來的表現使用了糟糕來形容,“五個完整財年的表現來看,東方材料的經營很糟糕。而就這樣幾乎沒有增長的企業股價竟然能夠翻2倍以上,有點不合情理。這次收購有可能是自身主營業務無力突破而做出的新嘗試。”
4
東方材料的“蛇吞象”
對於上交所下發監管工作函,史保剛表示這是近年來監管層對收購整合事項監管加強的表現。“因有前車之鑑,證監會吸取相關教訓,多次呼籲上市公司應該做強主業,在併購重組中聚焦標的資產的整合與協同,避免盲目跨界和過度多元化。而東方材料這次收購明顯屬於跨界,引來監管工作函非常正常。”
在上交所的監管工作函中提到,東方材料和收購標的公司明顯屬於不同行業,也對東方材料的“蛇吞象”的行為提出質疑。監管工作函顯示,標的公司TD TECH 2022年末總資產57.52億港元,負債42.71億港元,而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東方材料的總資產8.06億元,負債1.43 億元,二者體量相差較大。在員工總數方面,同樣差距甚大,截至2021年年底,東方材料擁有員工總數為389人,而TD TECH 同期擁有員工總數高達2016人,TD TECH員工數量是其5.2倍。
在從業績表現上看,2022年度,TD TECH總營收86.22億港元,同比增長65.62%,淨虧損為1.57億港元,而2021年實現淨利潤5297.32萬港元,業績波動大。讓監管部門較為擔心的是TD TECH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為負,毛利率分別為26.12%、18%,波動較大。同時TD TECH資產負債率在75%左右,遠高於東方材料。這些都是上交所在監管工作函中想知道的答案。
但從監管工作函中可以看出,無論是營收體量亦或者員工總量,東方材料都有點“蛇吞象”的感覺,自身沒有能力吞下TD TECH就通過增融資的方式來解決資金難題,引來投資者的不滿,股價跌停就是投資者的直接反應。
值得關注的是,東方材料當前實際控制人許廣彬並不是創始人,也不是油墨行業的專家,他於2021年2月才以7.63億元的價格拿下東方材料的控制權,目前持有東方材料29.9%股份,為實際控制人。
公開資料顯示,許廣彬是雲計算領域的“老人”,早在1998年,他就曾創辦中國最大的軟件社區“贏政天下”,2003年他還創建了專業從事數據中心和電信增值業務藍芒科技。現在是華雲數據的創始人兼董事長,通過烯牛數據可知,華雲數據至今已經經歷了12輪融資,國金證券、海通證券等眾多知名機構成為其投資方,2022年華雲數據的估值為80億元。
有業內人士猜測,許廣彬不惜在東方材料股價高位時(2021年2月股價為31元左右)斥巨資入主東方材料,或是為推動華雲數據“借殼上市”。如今距許廣彬入主東方材料已經2年有餘,華雲數據上市還未能如願,而這次收購TD TECH也很有可能是為了讓華雲數據圓夢資本市場。
只是如今許廣彬的如意算盤非常有可能因為華為的“不解風情”而流產,在自身主營業務停滯不前的情況下,在各方都因這次收購而緊盯著東方材料的情況下,許廣彬運作華雲數據上市的難度越來越大,未來會如何操作,BT財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