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就經濟意義而言互聯網曾讓我們失望
美國《紐約時報》4月4日文章,原題:就經濟意義而言,互聯網曾讓我們失望 關於互聯網曾對經濟帶來的影響,我或許有過不正確的判斷。但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那些斷言信息技術將改變一切的夢想家們是否真的如願?
再或者,這一切是否印證了經濟學家羅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曾提出的技術懷疑論,即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的創新遠不如1870年至1940年之間的創新?
從經濟數據上看,很顯然技術懷疑論已經勝出。
一項真正具有根本性的技術創新應該在“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方面都帶來持續增長,而“全要素生產率”更為重要。我們在過去的25年間追踪了這兩個數據。結論是:互聯網出現之後,並沒有出現巨大的經濟發展。
我們或許可以為這些數據偏差來尋找幾個藉口。比如:互聯網確實為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這些貢獻被一些負面因素抵消了——職業道德的惡化,或建築生產率的莫名下降。再比如,互聯網科技帶給我們的好處並不完全可以通過數據來反映。
誠然,沒人會認為互聯網毫無用處。但與曾經那些看起來不如互聯網那樣“迷人”的科技相比,互聯網真的創造了更大價值嗎?在洗衣機的普及和寬帶的普及之間,又有誰能斷言哪一項變革對經濟增長貢獻更大呢?
這些事實告訴我們,雖然信息的流動很重要,但我們仍然生活在一個物質世界:我們在消費的,大部分仍然是真實的事物或者面對面的服務,而這些都沒有因互聯網的誕生而受到顛覆性影響。
如今,被我們稱之為人工智能——不管它們是否有資格被稱為人工智能——將真實地成為我們身邊的一件大事。但我們應該從曾經的信息技術史中得到這樣的一個教訓:看起來特別迷人的東西不一定特別有用,反之亦然。(作者是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甄翔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