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地幾百個洞青藏高原的鼠害氾濫成災:但其實不怪它們
中國鼠害最嚴重的地區不是出現中國近代史上最嚴重鼠疫的東北地區,也不是老鼠長到42碼鞋子大小的兩廣地區,而是青藏高原。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十幾種不同的“鼠”在高原上橫行,破壞牧草,影響整個高原的牧業發展。其中危害最大的也不是我們熟悉的家鼠和田鼠,而是高原鼠兔,它屬於兔形目物種,但是外觀上和老鼠很像。
高原鼠兔昆桑
根據一些自媒體人的報導,青藏高原生活著12億隻高原鼠兔,有些嚴重的地區,一畝地裡有幾百個鼠洞。
龐大的種群數量嚴重危害當地生態,最重要的是它們會搶食和破壞牧草資源,這是讓人難以容忍的,所以滅鼠的號角從六十年代就已經拉響了,人們對待各種“鼠”又是荼毒,又是引進天敵的。
但是,在這場持續半個多世紀的“人鼠大戰”中,人類很少取得過勝利,哪怕是短暫的勝利都很少,特別是高原鼠兔,好像從來沒有被打倒過,它依然每年都在擴張。
然而,這幾年人們對待鼠兔的態度發生了一些改變,有些專家甚至認為鼠兔的擴張也不是啥壞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高原鼠兔的危害
高原鼠兔,又稱黑唇鼠兔,是中國特有物種,主要分佈在青海、西藏、四川、甘肅海拔3100-5100米之間的地區,現在所有這些地區,它們幾乎都氾濫了。
其中青海是受害最深的,根據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數據顯示,高原鼠兔對青藏高原東北部的草原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面積已經達到了500萬公頃以上,佔當地總放牧面積的近一半。
在四川、甘肅的一些縣,高原鼠兔的危害面積也占到總放牧面積的30%以上。
圖:年降水量與高原鼠兔的關係(張衛國等,1999)
說青藏高原有12億隻高原鼠兔,這個數據肯定是子虛烏有的博眼球、虛構的,因為高原鼠兔的種群數量週期性變化是非常明顯的,它是一段時間氾濫,一段時間又還好,有一個波峰波谷的。
但是,一畝地有幾百個鼠洞還算屬實(就是有點誇張),因為每公頃(15畝)超過360個有效鼠洞才會被判定為鼠害嚴重區域,而在一些最為嚴重的區域,算上無效的鼠洞,一畝地有百八十個鼠洞不足為奇。
高原鼠兔是以家群為單位建立領地的,它們會在自己的領地周圍持續數年不停打洞,然後逐年擴散。
它們打洞很有講究,會有棲息洞和躲藏洞之分,數量巨多、錯綜複雜。
這種瘋狂的打洞行為是破壞草原生態的一部分因素,因為它會破壞耕層土壤中的含水量,進而影響植被生長。
在高原上有一些偏黑的土壤,上面除了“鼠類”打洞留下的土丘外,幾乎沒有植被覆蓋,這個被稱為“黑灘土”,這就是打洞帶來最嚴重的後果——不再適合植被生長。
另一方面,與許多小型哺乳動物一樣,為了保持超高的新陳代謝,高原鼠兔的食量是相當驚人。
它們也以牧草為食,同樣喜歡最多汁的部分,一隻成年鼠兔一天的食量平均在77g左右,而成年個體的平均體重差不多就是140g左右,一天要吃掉體重55%食物(另外一種氾濫的高原鼢鼠更能吃,一天要吃掉體重80%的食物)。
這個食量是什麼概念呢?
56只鼠兔對牧草的消耗量差不多就相當於一頭藏系綿羊,如果高峰期真有12億隻鼠兔的話,對牧草的破壞還是相當嚴重的。
除此之外,它們還是許多疾病或者攜帶疾病的寄生蟲的傳播者,總之氾濫的話,肯定沒啥好處就是了,不過這幾年確實越來越多人覺得鼠兔氾濫也不全是壞事。
為什麼說鼠兔氾濫也有好事呢?
在我們常規的印像中,大部分氾濫成災的生物都是入侵物種,因為引入缺少天敵的新環境,最終讓它們氾濫成災。
但是,高原鼠兔是不折不扣的“土著”,它們的祖先——古鼠兔的化石在青藏高原的北緣被發現,距今已經有3700萬年了。
可以說高原鼠兔生活在高原上的時間比人類要早許多,它們早已融入高原生態,但它們卻在近代被認為氾濫成災,這是耐人尋味的。
在以前,人們對這些鼠兔真的是深惡痛絕,因為我們認為是它們破壞了牧草,最終導致牧業受挫,造成經濟損失。
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高原鼠兔只是一個“背鍋俠”而已,它們的氾濫確實加劇了草原退化,但是給它們創造氾濫成災的是過度放牧。
研究人員發現,在牧草生長良好的區域,鼠兔基本不會氾濫成災,它們氾濫成災的區域基本是那些牧草被破壞的區域。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高原鼠兔處在食物鏈的底端,它們在高原上有許多天敵,當地的幾乎所有食肉動物都會以它們為食,甚至連棕熊這種笨重的雜食者都喜歡捕食鼠兔。
在牧草較高的地區,鼠兔的視野就會很差,這讓天敵們更容易捕捉到它們,而那些放牧過度的地區,草原退化,鼠兔的視野開闊,一有風吹草動就可以迅速躲起來,不易被捕食。
可以說,它們正是乘著草原退化的東風才氾濫成災的,是草原退化在先,而鼠害在後。
之所以有些人認為氾濫也不算壞處,是因為高原鼠兔已經成為一個“風向標”,它們洞穴的增加,就意味著放牧過度了,牧場已經出現不良情況了,預示著需要人工干預才行了。
知道了這層關係之後,其實治理鼠害,也已經不是一味地的去滅鼠了,真正治本的方法還是得想辦法修復草原,避免過度放牧,草原恢復了,鼠害自然也就會得到相應的治理。
可能很多人還有最後一個疑問,為什麼滅鼠很難取得真正成功?
其實,持續半個世紀的“人鼠大戰”早已經證明滅鼠的效果不是很好,頂多治標而不治本。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與許多囓齒動物一樣,高原鼠兔也是以驚人的繁殖速度而聞名。
只要條件合適,雌性鼠兔在每年4-8月會持續生產,一年可以生產2-5窩,每窩在2-7隻幼崽。
在8月繁殖週期結束的時候,會達到種群數量的高峰,但是入冬之後隨著食物的減少會淘汰掉一大批,那些剛出生的和老年的很難熬過冬天。
對於這些繁殖能力強的動物而言,來年的種群數量基本取決於當年的食物情況,而食物情況又取決於它們的種群數量,其它因素的影響都比較小。
人們“滅鼠”消滅的數量可能還沒有它們因為食物和天敵死亡的多,很難真正影響到種群發展。
所以,要治理高原鼠害,還是要恢復生態才行。
參考資料:
[1].鄭志成.三江源9年砸8億滅鼠兔,環保專家稱此舉破壞生態.澎湃新聞
[2].王代強.強行科普丨揭秘川西北高原上的“人鼠大戰”.四川在線
[3].蔣麟.紅星深度|“人鼠大戰40年”!青藏高原上,一個縣的治鼠拉鋸戰.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