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示了城市化對昆蟲的影響
研究人員在調查城市化對昆蟲的影響時發現,某些昆蟲比其他昆蟲更適合在城市環境中繁衍。在喧囂的城市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包括昆蟲、蜘蛛和螞蟻,它們常常被忽視,但對城市生態系統有重大影響。

一隻”黃瓜綠蜘蛛”。資料來源:Marion Chatelain博士
奧地利科學家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發表在《生態學和進化學前沿》上,揭示了城市化程度與節肢動物–具有外骨骼的無脊椎動物,如蜜蜂、昆蟲和蜘蛛–的普遍性之間的關係。
第一作者、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Marion Chatelain博士說:”我們表明,樹木和灌木上的節肢動物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沿著農村-城市的梯度減少了。更具體地說,我們表明城市化不利於無翼群體,在樹上尤其如此。事實上,蜘蛛和叩頭蟲在城市中不太可能被發現,相反,蚜蟲、木蝨和蒼蠅在城市中很常見。”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比較了不同的城市化指數如何塑造節肢動物群落,”Chatelain解釋說。為此,他們在奧地利城市因斯布魯克及其周圍56.5平方公里的區域內的180個地點收集了節肢動物樣本。
在每個地點,樣品被收集在三個微生境中:樹冠、樹皮和灌木層。通過測量鋪面和建築區、植被或樹木的百分比,Chatelain和她的同事估計了每個地點周圍100米、500米和1000米內的城市化水平。然後他們測試了城市化對節肢動物總數(豐度)的影響,有多少不同的分類群存在(豐富度),以及有哪些節肢動物存在。該小組還考慮了多樣性,這是一個將豐度和豐富度都考慮在內的衡量標準。在不同尺度上測量城市化水平,可以更好地解釋城市化對節肢動物群落的影響。
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城市化水平與灌木層中的節肢動物總數之間存在著關聯。城市化程度越高的地方,越多的蚜蟲和蟹蛛居住在灌木上–這種模式可能是由於城市中的灌木層有更多的營養葉。在樹冠中,某些物種,如蒼蠅在更多的城市化地區有所增加,而某些類別的蜘蛛則較少被發現。這可能表明有翼節肢動物在城市中的優勢,可能是因為它們在孤立的綠色空間之間移動的能力增強。
Chatelain和她的團隊還觀察到了對蟲子的特定類型的影響。例如,他們發現築網蜘蛛的密度始終低於那些積極狩獵的蜘蛛,如蟹蛛。這表明,蜘蛛群體的減少或增加與它們的狩獵模式有關。研究中所考察的10個蜘蛛家族中,有4個家族的出現率較低,這表明對吃植物的蟲子有直接的影響,這些蟲子在城市環境中更經常被發現。
科學家們說,某些節肢動物群體在城市中表現良好,而其他節肢動物則不然。然而,這並沒有對蟲子的總數量提供直接的結論: Chatelain說:”因為一些群體茁壯成長,而其他群體則被從城市地區過濾掉,所以城市裡的節肢動物至少和周圍的農村一樣多,事實上,在灌木叢中,節肢動物,特別是蚜蟲和蟹蛛,在城市中實際上更加豐富。”
研究人員還指出了對吃昆蟲的鳥類可能產生的自下而上的影響。”我們的結果表明,城市化影響了節肢動物獵物的可用性,預計這將對捕食者的營養狀況、覓食行為、繁殖成功率、生存和城市景觀中的分佈產生影響,”Chatelain說。”這項研究是一個更大項目的一部分,旨在了解城市化對大山雀和藍山雀的食物可用性、飲食和營養狀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