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發現2022年的全球碳排放”沒有減少的跡象”
碳排放是全球變暖的極端驅動因素,在政策制定者召開COP27氣候會議的同時,碳排放仍處於創紀錄水平。”我們正處於一個轉折點。”現在,來自世界上幾乎每個角落的代表都聚集在聯合國年度氣候峰會COP27上,討論地球的未來以及我們在指導其命運方面的作用。
在這次會議召開的同時,科學家們在周四提供了大量的證據,強調了為什麼決策者必須立即採取重大行動,如果我們要應對人類引起的危機對我們星球的撕扯。
簡單地說,他們發現碳排放水平–全球變暖的極端驅動因素–並沒有下降。這些水平也沒有保持穩定,甚至仍在攀升。
該團隊的報告正式命名為全球碳預算,計算出2022年全世界的碳排放仍處於創紀錄的水平,並且”沒有減少的跡象”。在這種可怕的軌跡下,我們在短短9年內違反了COP 21著名的《巴黎協定》的目標。
這項由196個締約方在2015年通過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說,簽署該條約的國家必須盡其所能,將全球變暖限制在與工業化前水平相比最好低於1.5攝氏度。
埃克塞特全球系統研究所的皮埃爾·弗里德林斯坦教授在一份聲明中說:”今年我們看到全球化石二氧化碳排放量再次上升,而我們需要的是快速下降。”他領導了發表在《地球系統科學數據》雜誌上的這項研究。”有一些積極的跡象,但是如果我們要有任何機會將全球變暖限制在接近1.5攝氏度的範圍內,在COP27上開會的領導人必須採取有意義的行動。”
更糟糕的是,報告還發現,如果我們的排放模式不改變,我們有50%的機會甚至會違反《巴黎協定》的上限,在短短30年內全球變暖不是超過1.5度,而是超過2度。
據《全球公民》報導,如果我們的星球變暖超過2度,我們將看到日常生活的巨大、可怕的轉變。
該組織說,全球約有37%的人口每五年將面臨至少一次嚴重的熱浪,36%的土地將經歷極端降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沿海城鎮,已經感受到氣候變化在旋風和颶風方面的一些劇烈影響,但如果我們的地球變暖超過2攝氏度,4類和5類熱帶風暴將在全世界變得更加普遍。像咖啡、巧克力和葡萄等人們心愛的作物會更難種植。蚊子將成為更大的威脅,因此讓更多的人患上瘧疾,使他們面臨死亡的風險。
而且,在這兩點之後,每上升一丁點都會使所有這些後果和更多的後果成倍地惡化。
根據該組織的說法,野生動物棲息地的損失將在2攝氏度的變暖中增加一倍甚至三倍,但如果地球變暖超過4.5攝氏度,我們世界的大部分地區將可能完全不能容納部分野生動物。

一張顯示自1800年以來化石燃料如何在全球範圍內激增的圖表。這是一個極其指數化的增長,在2021年達到頂峰。
進入一些具體細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預測,全球碳排放總量將在2022年達到406億噸,比2021年上升1%,達到366億噸。這個驚人的數字非常接近2019年高達409億噸的排放大關–歷史上最高的年度排放總量。
僅僅從土地使用的變化,如砍伐森林,今年的排放量預計將達到39億噸。報告說,煤炭和石油工業活動預計將比2021年排放更多的碳,其中石油是總排放量增長的最大貢獻者。然而,報告也指出,石油排放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今年COVID-19的限制被取消而導致的國際航空的增長。
這給我們帶來了該研究最吸引人的一個方面。
COVID-19設定了一個階段
該項目科學家說,為了在2050年達到零碳排放,我們需要每年減少約14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但他們值得注意的是,將這一下降與觀察到的2020年的排放下降相比較,這是由COVID-19大流行帶來的結果。
“COVID-19大流行病以及由此導致的全球各國對旅行和其他經濟部門的限制,在短短幾週內大幅減少了空氣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在去年一份關於收集大流行病對大氣影響的衛星調查的聲明中說。”這種突然的變化,讓科學家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結果,而這些結果需要規定幾年才能實現。”
換句話說,要怎樣才能讓我們心甘情願地關閉工業工廠,盡量減少飛行旅行,讓自然環境不受干擾– 沒有致命疾病的迫近威脅?

這張NASA衛星地圖顯示了中國上空二氧化氮的濃度。二氧化氮是一種由機動車、發電廠和工業設施排放的有害氣體,會導致氣候變化。圖片左邊是COVID-19防疫措施開始前,右邊是開始防疫後。資料來源:NASA地球觀測站/Joshua Stevens
在一個亮點中,該項目團隊發現,化石燃料的排放整體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放緩,在2000年代,平均上升達到頂峰,每年增加3%,然而在過去十年中,平均增長保持在每年約0.5%的增長。儘管這種放緩”遠遠沒有達到我們所需要的排放減少”,科學家們說。
埃斯特大學環境科學學院教授、該研究的共同作者科琳-勒奎雷在一份聲明中說:”如果政府通過加速清潔能源投資和種植而不是砍伐樹木來應對,全球排放量可能迅速開始下降。我們正處於一個轉折點”。
該團隊的研究結果還介紹了各國的排放情況。
例如,今年中國的排放量預計將下降0.9%,歐盟的排放量預計將下降0.8%。美國的排放量將增加1.5%,印度可能會增加6%。世界其他地區的排放量預計將增加1.7%。
但在考慮世界各國時,考慮人均排放量而不是整個國家的排放量可能是謹慎的。這是因為印度6%的排放增長主要是由於該國為近14億人發電,而美國的排放增長則源於該國祇為約3.32億人發電。
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發展中國家並不總是有經濟資源來過渡到更綠色的能源,特別是因為其中許多國家已經在管理洪水、乾旱和旋風等氣候變化後果的首當其衝。
2009年,發達國家–在歷史上對全球變暖的貢獻最大–試圖提供一個解決方案,同意從2020年到2025年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支付1000億美元,某種程度上試圖解決他們創造和助長的問題。
他們仍然沒有兌現承諾的氣候援助,而且隨著危機的加劇,需求將遠遠超過最初的5000億美元的概念。希望全球碳預算和COP27能夠刺激一些期待已久的行動。
弗里德林斯坦說:”全球碳預算數字監測氣候行動的進展。”現在我們還沒有看到所需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