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lenz獲3000萬美元新融資致力發展超小型3D成像技術
作為一家成立於2021 年的初創企業,Metalenz 沒有沿用數十年來的“普通相機+超小鏡頭”方案,而是採納了複雜但近乎2D 的表面來捕捉通過單個鏡頭的光線、從而使整個裝置僅佔據一小部分的空間。不過需要指出的是,Metalenz 並不專注於拍攝清晰的普通照片,而是提供常規鏡頭所需的額外信息—— 比如深度、物體和材料識別等。
(來自:Metalenz)
此前我們已在大學實驗室中見到過類似的原型展示,但Metalenz 不僅走向了製造、還交付了數百萬的訂單。
通常情況下,智能手機廠商傾向於和索尼和Omnivision 等廠商合作,在合作夥伴的幫助下整合鏡頭/ 傳感器堆棧和電路板等組件。
碰巧的是,意法半導體正為其多年來出貨量已超10 億的成像板尋求一種更好的攝像頭,並一眼看中了Metalenz 的方案。
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Rob Devlin 表示,對於一家初創企業來說,一鳴驚人的阻礙還是相當巨大的。但僅今年,Metalenz 就預計會有數百萬設備將其技術用於各種消費用例。
儘管Rob Devlin 沒有公佈更多細節,但還是透露其中少不了大家家喻戶曉的品牌合作夥伴,且某個原始成像設備的新買家計劃在2023 年將產品推向市場。
他補充道:“我們現已基本上擁有模塊化設計,使之能夠適應幾乎任何形式、尤其是傳統攝像頭難以適應的外形”。
針對現如今許多手機在屏幕上留下的“劉海”和打孔,Metalenz 希望通過新穎的“PolarEyes”技術來化解尷尬。
今年早些時候披露的這項技術,本質上是一款可讀取光偏振的相機,使之能夠感知普通RGB 影像傳感器無法感知的不同材料、紋理和其它特性,甚至賦予其有限的深度感知能力。
正因如此,該技術有一個特別有前途的應用場景—— 即智能手機的面容識別。
雖然蘋果為iPhone設計的Face ID 方案很是出色,但其缺點是需要一條複雜且昂貴的近場感應模塊、並在手機頂部佔據了較大的空間。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些組件幾乎99% 的時間都在那閒置。
好消息是,Rob Devlin 表示自家PolarEyes 方案不僅比前置3D 傳感器實惠得多,且在各個維度上都更加吸引人—— 成本砍半、厚度也減半。
不過在向感興趣的客戶大批量出貨前,他們仍需開展持續數月的大規模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