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疾病拉沙熱的流行區域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急劇擴大
一項新的分析發現,由於氣候變化和其他因素,致命的拉沙熱可能很快會成為非洲一個更大的公共衛生問題。這項研究由斯克里普斯研究中心和布魯塞爾大學的科學家進行,將於今天(9月27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科學家們分析了幾十年來與拉沙病毒爆發有關的環境數據,揭示了溫度、降雨量和牧區的存在是促成病毒傳播的關鍵因素。根據研究人員的預測,在未來幾十年裡,適合拉沙病毒傳播的地區可能從西非擴展到中非和東非。隨著這種擴展,再加上預期的非洲人口增長,生活在理論上應該能夠傳播病毒的地區的人類人口可能會增加6億多。
第一作者Raphaëlle Klitting博士說:”我們的分析表明,未來50年的氣候、土地使用和人口變化可能會極大地增加非洲的拉沙熱風險。他現在在馬賽大學從事教學與研究,在研究期間是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博士後研究人員。”
Klitting是該研究的共同作者、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教授Kristian Andersen博士的實驗室的成員。該研究的資深作者是布魯塞爾大學的Simon Dellicour博士。
拉沙病毒是一種”人畜共患”病毒,從其他動物傳播到人類。在這種情況下,病毒從納塔爾多毛鼠(Mastomys natalensis)傳播,很可能是通過其糞便。雖然估計80%的感染是溫和的或無症狀的,但有一部分病例則非常嚴重,其症狀和體徵可包括低血壓(休克)、口腔和腸道出血,以及潛在的永久性聽力損失。住院病人的死亡率一般很高,甚至達到80%。
納塔爾多毛鼠(Mastomys natalensis),也被稱為納塔爾多毛鼠,拉沙病毒的主要宿主。
估計每年有幾十萬起感染主要發生在尼日利亞和其他幾個西非國家。到目前為止,拉沙熱還沒有被批准的疫苗或高度有效的藥物治療。
儘管拉沙病毒的主要動物傳播途徑是已知的,但該病毒只在存在這些動物分佈的某些而不是所有地區傳播。因此,環境因素有可能也有助於決定是否以及在哪裡發生重大的病毒傳播。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利用已知傳播地點的環境條件數據,開發了一個拉沙病毒傳播的”生態位”模型。
研究人員將該模型與非洲未來幾十年的氣候和土地使用變化預測以及納塔爾多毛鼠的已知範圍相結合,估計了非洲目前以及2030年、2050年和2070年可能支持拉沙病毒傳播的地區。預測的當前區域與西非已知的流行區完全一致,但對未來幾十年的估計表明,西非內部和外部將出現大規模擴張。
Klitting說:”我們發現,在中部非洲,包括喀麥隆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甚至在東非的烏干達,有幾個地區將可能成為生態上適合病毒傳播的地方。”
目前,非洲的人口正在經歷快速增長。因此,研究人員考慮了對當前和未來潛在的拉沙病毒流通地區的人口增長的預測。他們發現,可能接觸到該病毒的人數可能從現在的約9200萬增加到2050年的4.53億,到2070年的7億,這相當於猛增600%以上。
樂觀來看,科學家們利用在西非不同地點採樣的病毒基因組測序數據研究了拉沙病毒的傳播動態,發現病毒的傳播似乎很緩慢。他們的結論是,除非在病毒流通的新地點,傳播動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否則在未來幾十年裡,病毒向新的生態適宜地區的傳播也可能是緩慢的。
據作者稱,這些發現應該為非洲的公共衛生政策提供參考,例如,鼓勵官員將拉沙病毒加入中非和東非部分地區的流行病學監測病毒名單。
該研究也是一個跨學科方法的結果,涉及分子和進化分析以及生態和氣候建模。
Dellicour總結說:”隨著持續的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需要進一步全面研究人畜共患病和病媒傳染病的生態和傳播,以預測其分佈的未來可能變化及其對公共健康的影響。”